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等多種美食以他名字命名,熱愛鉆研美食,會吃會做。
豬肉、蠔、蛤蟆、羊蝎子、河豚、鴨肉、斑鳩、羊肉、野菜、竹筍、果子貍、蝙蝠等不挑食什么都吃,碰到吃的他通通不放過。
貶官后生活清閑,工作之余主要任務就是吃吃吃,持續分享《豬肉頌》、《惠州一絕》、《菜羹賦》、《食豬肉詩》、《豆粥》、《鯨魚行》及著名的《老饕賦》等多篇精彩美食深度好文和詩歌。
什么是頂級的吃貨?
這就是頂級的吃貨!
北宋第一美食博主!
蘇東坡!
蘇東坡,姓蘇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人,一般被譽為文學家、書畫家,但其實,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了解蘇東坡有一本書不得不讀,就是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林先生在這本書的序言中這樣評價蘇東坡▼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span>
——林語堂《蘇東坡傳》
林先生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蘇東坡,但這不是蘇東坡的全部,除此之外,蘇東坡還是一個造詣頗深的美食家,超級大吃貨,不僅體現在他的好吃知味而且懂吃會做,追求食中的情趣,絕對是吃貨中的楷模,學習的榜樣,努力的方向。他的一句“自笑平生為口忙”,就是對他的吃貨一生高度概括。
東坡肉
在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菜里,最著名的就是東坡肉了。這道從北宋時期便流傳下來的傳統菜,最早就是出自大名鼎鼎的蘇東坡之手,到現在,這道當初只是家常美味的東坡肉,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出現在不少飯店的餐桌上。
在《東坡續集》(卷十)里,有一首《豬肉頌》▼
《豬肉頌》
蘇軾
洗凈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詩中所寫,其實就是蘇東坡烹制“東坡肉”的經驗總結。
這里還有一個典故:某天,蘇東坡家里來了客人,他就烹制自己喜歡吃的豬肉待客。豬肉下鍋,加入水和調料,以微火慢慢煨著。他便和客人下棋,兩人對弈,興趣甚濃,直至終局,蘇東坡才猛然想起鍋中之肉。他原以為一鍋豬肉定會燒焦,急忙進廚房,卻頓覺香氣撲鼻。揭鍋一看,塊塊豬肉色澤紅潤,形整不散,軟爛如腐。此菜端上餐桌,客人和他嘗罷,都覺得這菜汁濃味醇,糯而不膩,十分可口。蘇東坡由此受到啟發,便經常烹制這道菜,有客待客,沒客自食,并以一首《豬肉頌》總結了烹制這道菜的經驗。
蘇東坡喜歡吃豬肉,又善于烹制豬肉菜肴,再加上他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黃州人民十分敬仰他,便以他的名字為他創制的這道菜命名:東坡肉。
東坡餅
北宋元豐二年,蘇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現為湖北省管轄。正是由于蘇東坡曾在這里工作和生活過,才給湖北留下了千年不衰的風味小吃——東坡餅。在湖北的黃州和鄂城,雖然都有“東坡餅”,但出處和做法各不相同。因此,“東坡餅”又成了古今餅類食品中的一個特例。
當年,蘇東坡居住在黃州黃岡赤壁睡仙亭。在亭子的北邊,有一個安國寺,寺里有一位年長的和尚參寥,常與蘇東坡弈棋賦詩,兩人結為至交。蘇東坡喜歡吃油酥食品,參寥就以精致的千層油酥餅款待他。時間長了,出于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把他喜歡吃的“千層油酥餅”,稱為“東坡餅”。
在黃州對岸的鄂城,有一座風景秀麗的西山,也是蘇東坡的常去之地。山上有個靈泉寺,這里的僧人對蘇東坡十分敬重,以最好的茶食款待他:靈泉水烹茶、油煎麥面餅。蘇東坡每次在此吃喝之后,都十分高興。后來,在清代同治三年時,湖廣總督官文來到西山時,也吃了油煎麥面餅,便問起這餅的名字,靈泉寺的長老宏儒想及“詩翁”曾吃過此餅,便回應道:“東坡餅”。這已是蘇東坡身后的事了。
東坡豆腐
湖北黃州的豆腐,自古出名,北宋時期民間就流傳這樣的歌謠:“過江名士開笑口,樊口鳊魚武昌酒。黃州豆腐本佳味,盤中新雪巴河藕?!睂Υ?,精于烹飪之道的蘇東坡,自然不能不認真研究,親自操勺。名品豆腐加上名人烹制,果然獨具一格:酷似豬肘,質嫩色艷,鮮香味醇-人稱“東坡豆腐”。
東坡豆腐的制作方法,曾被南宋錢塘人林洪記入《山家清供》一書。以黃州豆腐為主料,將豆腐放入面粉、雞蛋、鹽等制成的糊中掛糊,再放入五成熱的油鍋里炸制后,撈出瀝油;鍋內放底油、筍片、香菇和調味料,最后放入瀝過油的豆腐,煮至入味,出鍋即成。
蘇東坡在飲食喜好上,除了豬肉之外,就是豆腐了。他還曾為豆腐寫下“煮豆為乳脂為酥”的詩句,以精練的語言把制作豆腐形象化,用準確的字眼道出豆腐“為乳”、“為酥”,為食品之精粹。
吃飽了才有力氣寫詩嘛
從始至終,蘇東坡都是一位詩人、文學家,所以吃完美食,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老饕賦
蘇軾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壽,分余瀝于兩髦。候紅潮于玉頰,驚暖響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來自漁公子的不準確翻譯
我蘇軾,一個精致的吃貨。
廚師必須是最好的,用水必須是新鮮的,廚具必須是干的,火必須是換過的,柴必須是新買的。食材精致講究,豬肉只要脖子上那一小塊,螃蟹只吃霜前的那一對鰲,櫻桃蜜,杏酪糕,蛤半熟的時候最好吃,記得就酒。蟹蒸到半生火候正好,先用糟泡。這些最頂尖的美食,全都是為我而生,全都是!
我吃飯的時候,要讓最美的人為我彈最好聽的曲子,旁邊一個最美的仙女為我跳最美的舞,用最貴的杯子和最貴的酒。不夠不夠還不夠,最好你能再分我點長壽。
先生我正喝到滿臉通紅,忽然被歌聲嚇一跳。仔細聽聽,這歌聲還挺美。嘴上說著沒力氣了,手上卻很誠實地又去倒酒。我的口是心非是都是怪這個酒,它真不是個好東西,那就讓我把它喝光!
索性倒一缸茶,擺一船酒,來個一醉方休!一個個喝到眼望秋水,骨醉春醪,直至舞罷人散,才肯睜眼。一覺醒來,水正烹到火候,松風聲中,引水煎茶,兔毫盞中浮起點點雪沫,茶味也正好。
振衣抖開滿袖茶香,一笑而起,海闊天高。
蘇東坡不僅喜歡吃豬肉、餅和豆腐,還喜歡吃河豚、吃荔枝、吃酒、吃茶……皆有詩為證。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編輯 | 漁公子
圖 | 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