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關注點之一:比較教師的課前準備情況(備課內容與質量):相對而言,年青教師更加認真,課前準備比較充分,教齡較長的老師(包括高級教師)反而比較隨意。
聽課關注點之二:比較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基本上能按照問題導學的理念教學,但落實不到位,未能真正體現問題教學模式的優勢;相對而言,年青教師比較重視多媒體的應用,而中年以上的老師還是習慣用傳統的方法。
聽課關注點之三:教師是否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課前準備狀態與課中參與狀態):1)對課前完成作業情況不大關注,反饋比較隨意,對學生要求不夠嚴格,基本上沒有關注學生課前的準備情況;對學生課中的參與狀態也不夠關注,對一些細節未能落實;
聽課關注點之四:學生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建立了基本的學習常規:從聽課的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仔細傾聽、認真做筆記、先獨立思考后合作探究等),老師在課堂上也沒有落實最基本的學習常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比較隨意松散,相對而言,女生普遍比男生表現好一點。
聽課的整體評價:由于這五節課都屬于推門課,所以課堂上反映出來的基本情況是比較真實的。從教師方面來看,年青教師表現相對好一點,而教齡較長的老師(包括兩位高級教師)則表現得比較隨意。其中化學課的準備比較充分,上課效果相對好一些。五節課當中,未能發現什么新的亮點,反映出老師對新課改的理解與執行力不足,未能在課堂教學中較好地體現出來。即使有個別環節想嘗試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但由于理解不深入,落實不到位,所以還是停留在一種活動形式而已,并沒有收到真正的效果。另外,五位老師的課堂管理意識都比較淡薄,對學生課堂上一些與學習無關的違紀現象都沒有加以干預,可見已經習以為常。
1.聽推門課是最真實的課,只有聽真實的課,才能了解真實的課堂教學現狀和發現真正的問題;
2.聽好課是一種享受,聽差課就是一種受累。五節課聽下來確實有點累,聽課的感覺與學生差不多,主要是沒有什么興奮點和亮點發現;
3.帶著問題跟蹤聽課是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和尋求對策的一種有效途徑,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幾點反思:
1.課堂教學是師生的一個合作共同體,只有好老師,才有好學生。只有好學生,才有好課堂,只有好課堂,才有好成績。
2.老師對待教學的工作和學生的態度也決定了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好的班風和學風是靠老師引導和培養出來的,老師的管理缺失將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習慣上的偏差;
3.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正常的學習常規是確保有效的“教與學”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與學”質量的重要保障。老師不但要關注自己的“教”,更要管好學生的“學”,而且應該是先管好“學”,才開始自己的“教”。
4,課堂教學中的隨意(教學目標隨意、講授內容隨意、時間消耗隨意、課堂管理隨意)是最大的敗筆,隨意的課堂只能換來失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