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敢于提出新問題、新見解的進取性的思維方式,它充分體現了人類思維所特有的能動性,是打開教師教育智慧的“金鑰匙”。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應具備哪些特征?筆者認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辯證性。
教師的創造性思維離不開辯證思維。辯證思維的生命力在于,它主張用聯系的、發展變化的、全面的、矛盾的觀點看待事物和分析問題,從而有力地增強實踐的效能。首先,突出表現在對學科性質的把握上。在教學目標上、教學內容,乃至教學策略上,都應體現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統一,既充分體現語文本體,培養語文能力,又不忘教書育人職責,有機滲透思想教育。其次,是表現在對學與教的關系的處理上,要注重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有自己咀嚼的機會和創造的余地,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是正常現象,教師正可以從中了解學生的思路,用簡明的講解幫助他們克服思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促進思維的發展。
二是問題性。
一個創造性思維能力強的教師,往往是最善于在教學實踐中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的。一個教師,如果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感興趣,對社會關注的教學問題冷漠無視,頭腦中不裝著問題,不研究問題,那是斷然沒有大的作為的。密切關注教學中的帶有規律性的問題,下大力氣研究、實踐,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新思路、新對策,是每位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三是求異性。
求異性是教師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征之一。這種思維在認識過程中往往關注客觀事物間的差異性與特殊性,現象與本質的不一致性,已知事物的局限性。求異性思維,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在相同的教材中中尋找不同的切入點,用不同的方式呈現,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名師教學的求異性,不僅從大處著眼,在教學思路上求異,而且更多的關注細節,在教學細節處求異。不僅要對別人的教學求異,力求有所超越;也對自己的教學求異,力求自我超越。名師用一生背一節課,他們在教學中尋求更能使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思路。
四是宏觀性。
教師的創新精神離不開宏觀思維,即整體綜合思維。教學工作要反映的是一個存在著廣泛聯系的開放性的動態體系,教師的教學實踐是由教學理論、教材、教學環境、不同個性的學生多側面、多角度、多因果“合成”的復雜事物。因此,教師的教學要高效,就必須具備宏觀思維的能力。
所謂教師的宏觀思維,就是能從各個側面、各種角度全面審視教育理論之間、教學理論和教材之間,教材與教材之間的聯系,教材與學生之間、還有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有通觀全局、把握全局的能力。這種思維方式,能把教師“托”到一個制高點,鳥瞰林林總總的大千世界,從縱覽全局中透視問題。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在學生“憤”“悱”(想思考、想表達)之時,才予“啟”“發”。霍老師認為這是孔子啟發式教學的局限性,她認為學生未“憤”未“悱”(不想思考、不想表達)就要啟發,激發學習興趣,啟發學習動機。她說:“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發展,我們做老師就不能等待學生憤悱,而是要用積極的方法,去為他們創造憤悱。創造一個憤悱,進行一次啟發,學生恍然大悟,再創造一次憤悱,再進行一次啟發,學生再恍然大悟。這樣循環往復,不斷前進,使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學習語文的能力不斷達到新的境界。”
五是多向性。
多向型思維呈發散狀,能幫助教師從教學理論與教材、教材與學生的相互聯系、交叉中去探尋教法;在不同學段、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法。而單向型思維習慣于在已知的舊路上徘徊,思維呈收斂狀,致使思維萎縮、滯呆,反映在教學上就是平淡無奇,不善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或呈現教材。另外,多向型思維可幫助教師擺脫單一因果的思維方式。用單一因果型的思維方式去教學,是造成教學簡單化流弊的主要癥結。它忽視事物因果鏈前后左右的關聯,把事物間的因果決定看成斷然不二,片面強調事物產生的諸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因而教學都是“老一套”。而多向型思維,能幫助教師打破教學信息的單向流動,變單向流動為多向互動,變單立面為多側面,變單一因果為多因多果。
六是開放性。
開放性是新課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視。但在斯老師等一代名師的教學中,就體現開放性教學的特征。一是教學思想的開放,他們的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定于一尊,而是兼容并蓄,只要方法有效,就為己所用。誠如袁微子對霍懋征老師的評價:“如果問她的教學是什么法,我既未聞,她也好像沒有定過名稱,而這,并不有礙她的教學成就”。二是教學內容的開放,立足課文內容的理解,向課外與生活開放,如在教《月光曲》,就向古詩和典故開放,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月色,引導學生回憶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為了讓學生理解貝多芬為什么再為盲姑娘彈奏一曲,補充了知音的典故。三是教學策略的開放,如,既有“以問題為引導的局部開放”,又有“以課題為中心的全局開放 ”,……
七是深入淺出。
能把概念深入淺出地表達清楚,或引導學生從淺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清楚,也需要創造性思維。如比較的方法、打比方的方法、例舉的方法等應用得當,都是創造性思維的成果。
要培養、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決非易事,要靠長期教學實踐的磨練、積累。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有兩個支撐點:一個是掌握學科和與學科相關的知識,還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一個是扎實、深入的探索與實踐,也就是說,靠兩個基本功:一是理論的基本功,二是實踐的基本功。從某種意義上說,名師的教學智慧,是這兩種功底融合的結晶。我們向名師學習創造性思維,就要像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