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能力提升校長素質
北京十一中學原校長李金初說過一句話:“平生無大志,只想做一個好校長”。當一名教師難,當一個校長更難,當一名好校長難上加難。校長雖然“官”位不高,權力不大,但責任是沉甸甸的。因此,要想當好校長,必須努力提升六種能力。
一、領導力
領導力是校長的核心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我們常說,一所學校可以沒有高樓大廈,可以沒有先進的設備設施,但不可以沒有思想。“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這話非常有道理。唯有科學的、個性化的、定位準確的辦學思路才能支撐起一所學校真正意義上的“高樓大廈”。校長的辦學思路從哪里來?來自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來自對學校系統發展的思考,來自和諧的團隊精神。學校管理的第一要務就是認真學習國家方針政策,根據學校的人員配備和學校的優劣勢,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找準著力點,科學制定學校的發展思路。辦學思想既要有前瞻性、鼓勵性,更要切實、具體、可行。二是完善機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一句話: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撬起來。這是物理學上說明了機制的巨大力量。學校管理是對人的管理,機制建設尤為重要。事實上,制度就是機制形成的基礎和表現形式。校長要管好學校,必須建設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實行制度管人。不然,人管人會累死人。學校的制度不能一味照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一任校長,不管這個校長多么優秀,多么善于管理,總是要退任的,而退任這后最大的財富是什么?就是給學校留下一整套包括著校長本人智慧和經驗的規章制度,使學校得以持續穩定發展。三是知人善任。敢不敢用人是校長領導力的重要表現。校長一個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要學會借力。校長既要用好“千里馬”,也要用好“萬里馬”、“十里馬”。校長用人要敢用過已之人,讓能人盡顯其能;敢用敵已之人,變對手為朋友;敢用平庸之輩,變腐朽為神奇。校長的用人之道,就是讓每個教師都覺得自己很重要。
二、執行力
執行力是領導能力的重要特征和具體表現,其實質是重在落實、貴在落實。很多事情成在落實,敗在落空。“發展是硬道理,落實是真本領”。如何提升校長執行力,抓好各項工作,使學校運轉順暢,重點在于強化三種意識:一是大局意識。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城。校長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正確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嚴格意義上說,校長不是什么“官”,而是政府委托辦學的“拓荒者”、“守夜人”。全國不少地方取消了校長的行政級別,實行校長職級制,所有校長都“棄官從教”。校長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議大事、抓大事、干大事上,搞好配合和協調,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二是責任重大。從宏觀上說,校長要對學生的前途和命運負責,要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負責,要對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負責。從微觀上說,校長的責任涉及到方方面面:教學質量、校園建設、教職工福利、計劃生育、學校安全等等。一項工作一份責任。在當前的形勢下,校長要突出抓學校的安全工作。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說過,“安全不保,何談教育!”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時刻要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切實抓好傳染病的防治、飲食衛生、用水用電、防火防盜、道路交通、校舍、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學校要建立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加強對班主任、教師安全工作的檢查和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三是服務意識。校長既是一校之長,也是服務員,為師生服務,為學生家長服務,為學校的發展服務。這首先要求校長必須勤政,勤能補拙。如果一個校長作風拖沓,就會誤事。校長處理問題要果斷、及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全方位地了解情況,不能道聽途說,要掌握第一手材料。說到底,提高校長執行力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落實、落實、再落實。
三、學習力
對校長來說,終身學習不僅僅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而是變成了一種需要、一種必須。有一句話說得好,“停止學習,就意味著拒絕成長”。無論什么人,不堅持學習,不善于學習,就是落伍,就要被淘汰。選擇學習,就是選擇了未來;選擇學習,就選擇了成功;選擇學習,就選擇了進步。學校是學習的地方,校長是天生的職業讀書人、職業學習者,是組織、指揮學習的人,自身的學習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打鐵先得自身硬。校長應該是通才,對什么事不能略知一二,而是知無不盡。翔宇教育集團的總校長盧志文,他大學時代也和其他人一樣只學了一門專業,但他“教孩子三年,要為孩子想三十年”,“面向未來,領先時代”。為此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博覽群書,觸類旁通,厚積薄發,成為一個多才多藝、文理兼通的名校長。一個好學的人不定能當校長,但一個校長必須是好學的人。校長(教師)是學生成長的標桿,校長、教師不讀書、不思考,教育人就容易出偏差。所以,一名好校長一定要把讀書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帶頭營造書香校園,做到學習、學習、再學習。
四、親和力
校長的親和力集中表現在善對教師、熱愛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家長,而最為重要的應是善待教師,要努力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在政治上關心教師,對一些年輕的、有前途的教師在大膽使用,大力提拔,為教師成長成才積極創造條件;注意在教師中發展黨員,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積極推薦教師參選人大代表和擔任政協委員,不斷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二是堅持在生活上關懷教師。關心教師生活,滿足教師的正當需要,是校長管理的義務,也是學校管理成敗的關鍵。校長要使教師感到你的雙肩永遠是堅強的,讓有困難的教師需要的時候可以靠一靠。關心教師生活要注重細節,成也細節,敗也細節。三是堅持在工作上支持教師,校長要依法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和學校的教學秩序,為教師工作創造一個安全寬松的環境。四是堅持在業務上培訓提高教師。校長要搭建一個有利于教師競爭、提高的平臺,使他們人人都成為終身學習者,人人都有機會盡其才能展示自我。特別要抓好校本培訓,發揮群體優勢,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樣做的目的是滿足教師實踐抱負的需要、激發教師個個有成就,一生免遭淘汰。
五、協調力
管理就是協調各種關系、處理各種矛盾,打造和諧、順暢、高效的工作機制。當今社會,關門辦學是沒有一點出路。校長應該是社會活動家,其實也是經濟學家。校長為了學校的利益,為了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為了建設和諧校園,要不斷提升協調力。一是協調內部關系。充分調動每個教師的積極性,讓教師都有一種從事教育事業的榮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管理學校之根本是“經營”人心,只有團結人心,凈化人心、調動人心,學校才能萬眾一心。二是協調外部關系。有些校長書生氣比較濃,萬事不求人,老死不相往來。其實,關系就是生產力。校長要走出去協調工作,對于涉及學校發展有關系的單位和部門要主動去攻關、協調,努力為學校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爭取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注。
六、創新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教育發展的不竭動力。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創新則生,守舊則亡。一個好校長,必須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校長。如果校長本人都沒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話,又怎么可能帶出一支有創新精神的教職工隊伍、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呢?關于校長的創新,要突出兩點:一是解決敢不敢創新的問題。校長要敢字當先,勇于創新。校長要敢字當頭,敢為人先,勇于創新。校長要努力營造濃郁的創新氛圍,積極引領教師創新,使創新成為學校發展的最大推動力。二是解決如何創造辦學特色的問題。創造辦學特色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千校一面”的劃一格局中,形成“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辦學風格。有些學校有規模沒特色,有特色沒亮點,有亮點沒影響力。教育需要智慧,智慧來源于創新。創造辦學特色要從實際出發,因校制宜,既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創新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深思熟慮,謀定而動,爭取一動成功。
作一名好校長,就要具有以上六種能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