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0大歌星:
1989年20佳專輯: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滾石):臺北帝國、計程車
童安格《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寶麗金):其實你不懂我的心、讓生命等候、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羅纮武《堅固柔情》(滾石):堅固柔情
瘐澄慶《讓我一次愛個夠》(福茂):讓我一次愛個夠、整晚的音樂
黃舒駿《雁渡寒潭》(歌林):戀愛癥候群、她以為她很美麗
潘越云《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滾石)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鄭智化《老么的故事》(點將):老么的故事
合輯《新樂園》(滾石):老情人、故鄉、永遠都不夠
張洪量《心愛妹妹的眼睛》(滾石):心愛妹妹的眼睛
李宗盛《李宗盛作品集》(滾石):愛情少尉、那一夜我喝了酒、我的未來,我的家,我的妻
邱垂貞《新牽亡歌》(大草原)
陳升《放肆的情人》(滾石):我的明天、最后一次溫柔
齊豫《衣錦還鄉》(滾石):船歌
李麗芬《走音集》(派森):天天想你、一生能有幾次選擇
鈕大可《鈕大可創作經典Ⅰ》(林杰):高腳杯的愛情、永遠的寶貝
郭子《純屬虛構》(德州):逝去所有、純屬虛構
齊秦《紀念日》(滾石 虹音樂工作室):思念是一種病、給未來的孩子
王杰《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飛碟):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她的背影、夢與游戲之間
俞隆華《我若是你》(飛碟)
童安格,一個聽起來非常優雅的名字,一個身穿西服略帶書卷氣的俊朗優雅男子,他的歌聲和演唱的歌曲同樣充滿著優雅的氣質。
在我前面介紹的歷年歌曲中有兩首歌是跟童安格有關的,分別是1983年黃鶯鶯的“沙漠之足”和1988年姜育恒的“一世情緣”,這兩首歌其實都是由童安格創作的。1989年,創作歌手童安格憑借《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專輯一舉跨入了巨星的行列,并在1989年和1990年期間成為繼齊秦和王杰之后第三位風靡臺灣和大陸的最受歡迎男歌星。
這張《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專輯在臺灣流行音樂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因為它在當年所創造的銷售記錄,也因為作為一張純流行歌曲專輯(不同于民歌和搖滾類專輯)所追求和達到的完美性。
之前我曾強力推薦過潘越云的“天天天藍”,《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專輯同名主打歌“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可以說是男聲版的“天天天藍”。與“天天天藍”開始的小提琴獨奏一樣,“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的開始則是一段悠揚的長笛獨奏,在吉他和弦樂的襯托下,童安格從容地用他那故意壓低著嗓子的聲音向人傾訴著:“你說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你說我像夢忽遠又忽近,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你說我像謎總看不清,其實我永不在乎掩藏真心。” 唯美的歌詞、深沉悠遠的旋律、優美的編曲、童安格深情細膩的演唱,把人們帶到了一個浪漫意境,特別是童安格在唱第二遍“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時所運用的半刻意化的假音,恰到好處地把真情自然真摯地表達了出來。一首簡單的情歌,被演繹的如此溫柔深情又充滿大氣,“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和“天天天藍”無疑是20世紀華語流行音樂最經典的男、女聲愛情歌曲。
專輯中的第二首主打歌曲“讓生命去等候”是一首勵志歌曲,在激揚的電吉他和強勁的鼓點下,童安格顯示了他那寬厚而又磁性的唱功,尤其是唱到“讓生命去等候”時故意拉得很長的拖音,聽來激越有力并讓人熱血沸騰。
專輯中的第三首主打歌曲“忘不了”是一首悠揚舒緩的情歌,童安格再度運用了他那雍容華貴的假聲,整首歌曲充滿柔情,聽來如夢如幻,是當年電臺的點播熱門歌曲。
專輯第四首主打歌曲“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絕對是一首能打動許多人心的歌曲。1960和1970年代Shirelles 和Carole King 先后演繹了男女版的“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童安格在此基礎上重新作曲,并保留了原歌的最后一句“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曲調也未作改動)。與英文原唱相比,童安格版的“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 旋律更加優美,歌詞更能打動人心,童安格輕柔、憂郁的歌聲聽來更加動聽。
午夜的收音機 輕輕傳來一首歌
那是你我 都已熟悉的旋律
在你遺忘的時候
我依然還記得
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每當耳畔再度響起童安格的這首“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時,一種感傷悄然而生,與當年的風度翩翩的優雅歌手相比,如今的童安格已過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紀,身材早已發福,頭發也已謝頂,但童安格成熟、優雅的歌聲20年后仍縈繞我們的耳際并揮之不去。
1989年注定是一個被歷史銘記的一年,這一年全球的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音樂方面,發生在1989年的需要記住的人和事主要有:
1、從1989年第四季度開始,臺灣金曲龍虎榜正式開榜,該榜單綜合了唱片銷售量、歌曲點播率以及聽眾投票等多方面因素,到1999年該榜單結束的10年里,臺灣金曲龍虎榜成為臺灣流行音樂最具權威的一份榜單。
這是1989年第四季度金曲龍虎榜總排行:
名次 專輯名稱 主唱 制作人 票選得分 銷售得分 總分發行
1 孤星 王杰 陳秀男 21.00 7.50 28.50 飛碟
2 夢醒時分 陳淑樺 李宗盛 18.20 9.00 27.20 滾石
3 一生能有幾次選擇 何篤霖 詹宏達 18.90 9.20 26.10 天際
4 男孩不哭 小虎隊 鈕大可 19.60 5.10 24.70 飛碟
5 拒絕融化的冰 潘美辰 李富興 16.10 6.60 22.70 藍與白
6 我的愛那麼容易受傷害 方季惟 李富興 17.50 4.20 21.70 藍與白
7 讓我一次愛個夠 庾澄慶 庾澄慶 16.80 4.50 21.30 福茂
8 憂郁 張信哲 合制 11.20 6.90 18.10 滾石
8 我最愛的朋友 伍思凱 伍思凱 15.40 2.70 18.10 可登
10 再回首 姜育恒 姜育恒 14.70 3.30 18.00 飛碟
11 誰說愛情不會有奇跡 林蕓 李富興 17.80 -- 17.80 藍與白
12 夢開始的地方 童安格 殷文琦 11.90 5.40 17.30 寶麗金
13 悲傷茱麗葉 伊能靜 吳大衛 12.60 1.80 14.40 飛鷹
14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童安格 童安格 14.00 -- 14.00 寶麗金
15 不曾結束的故事 黃丹萍 鈕大可 13.30 -- 13.30 上揚
16 叢林男孩 高明駿 譚健常 9.10 3.00 12.10 歌林
17 永遠的朋友 合唱 合制 7.00 4.80 11.80 寶麗金
18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潘越云 小蟲 3.50 8.10 11.60 滾石
19 紀念日 齊秦 劉天健 4.90 5.70 10.60 滾石
20 是不是一定要我像你 李明依 于仲民 4.20 6.30 10.50 滾石
2、1989年夏天,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上錄音樂萬花筒也推出了中國內陸的第一個流行歌曲排行榜,當時的榜單主要由聽眾寄信投票產生,這也是東方廣播原創音樂排行榜的前身。雖然是一份內陸榜單,但臺灣歌曲占據了上榜歌曲大半壁江山,內陸聽眾也通過本榜單進一步了解了臺灣流行音樂。這是當年評選出的1989年十大金曲:
1.童安格 讓生命去等候
2.姜育恒 再回首
3.寶麗金群星 永遠的朋友
4.陳慧嫻 千千闕歌
5.童安格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6.小虎隊 青蘋果樂園
7.鐘鎮濤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8.趙傳 我很丑 可是我很溫柔
9.童安格 忘不了
10.張信哲 讓我忘記你的臉
最受歡迎男歌手:童安格
最受歡迎女歌手:陳慧嫻
3、1989年夏天,臺灣曾推出一張合唱專輯《LI SHI DE SHANG KOU》,同名合唱歌曲“LI SHI DE SHANG KOU”,由林秋離、 梁弘志、 陳樂融、童安格、鄭華娟、劉虞瑞作詞,小蟲、沈光遠、李宗盛、李壽全、梁弘志、陳美威、陳復明、童安格、張洪量、黃韻玲共同作曲,童安格、李宗盛、姜育恒、張雨生、馬兆駿、伍思凱、葉歡、文章、張鎬哲、張洪量、張信哲、小虎隊、王新蓮、沉光遠、知己二重唱、邰正宵、金素梅、城市少女、星星月亮太陽、馬玉芬、陳美威、陳復明、張淘淘、曾慶瑜、黃韻玲、鄭怡、蔡幸娟、憂歡派隊、羅纮武等均參與了演唱。
4、臺灣可登唱片公司發行了大陸搖滾歌手崔健的《一無所有》專輯,這也是臺灣第一次引進并發行大陸歌手唱片。與崔健在內陸發行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專輯相比,臺灣版的《一無所有》刪掉了“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首歌(之前我推出的1989年20價專輯所列歌曲有誤)?!兑粺o所有》在臺灣推出立即引起了轟動,并一度躋身金曲龍虎榜。5年后《一無所有》專輯入選臺灣百大最佳專輯并高居第八位。1989年崔健和他的ADO樂隊參加了在英國倫敦舉辦的流行音樂大獎賽,當他們唱著“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和“一無所有”時,老外們驚呼:“這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樂隊嗎?”。2007年,崔健在臺灣首演,引起萬人震撼,在臺上崔健振臂高喊“我們都愛臺灣”。
今天看我 小虎隊
1989年初飛碟唱片公司推出一張合輯《新年快樂》,雖然專輯中的10首歌曲中憂歡派對組合占據了7首,但真正引爆當年臺灣歌壇的卻是其中只唱了2首單曲(“青蘋果樂園”和“彩色天空彩色夢”)和1首合唱曲(“新年快樂”)的小虎隊。小虎隊的出現如一陣旋風橫掃歌壇,成為臺灣乃至整個華語歌壇至今最成功的青春偶像演唱組合。
小虎隊不僅擁有健康陽光的外形和包裝,舞臺表演也充滿活力,而且他們的音樂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從出道開始到1991年解散前,《逍遙游》、《男孩不哭》、《紅蜻蜓》、《星星的約會》、《愛》五張專輯逐年進步,到了1991年的《愛》已經開始走向了成熟。小虎隊三人的合唱清新干凈、和諧有致,但吳奇隆、陳志朋和蘇有朋三人單飛后的獨唱總覺得不是聲線不足就是缺少激揚,所以也就愈加懷念最輝煌的時期的小虎隊組合。
2010年虎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小虎隊再度聚首,看著三個已年近40的“小老虎”依然在臺上散發著青春朝氣,幾乎與他們同時代的我也禁不住自發地想跟隨著他們的節奏一起舞動。
庾澄慶:是誰在改變
1989年的臺灣歌壇是創作歌手大展才華的一年,看看我之前列出的1989年第四季度金曲龍虎榜總排行,童安格、庾澄慶、伍思凱不僅自己作詞作曲,還親自錄音制作自己的專輯,連不擅長創作的姜育恒也獨立制作了《再回首》,放在現今有哪位一線歌手能做到,這可說是當今歌壇的一個悲哀。
在好碟如云的1989年,有一張專輯讓我不覺眼前一亮,那就是庾澄慶的《讓我一次愛個夠》。雖然庾澄慶1987年就開始出專輯,但與其他男歌星的歌曲一樣并未發現有何特別之處,但《讓我一次愛個夠》的出現卻給當年的臺灣歌臺帶來了不小的驚喜。在之前還沒有哪張唱片具有如此鮮明西化的曲風,尤其是“讓我一次愛個夠”、“整晚的音樂”等歌曲的強烈節奏感和R&B元素,可以說庾澄慶開創了臺灣傳統流行音樂的藍調靈魂化,并成功實現了與國際同步,即使現在再聽20年前的“讓我一次愛個夠”也不覺得有多少過時。
整張專輯大部分詞、曲、編曲和制作都由庾澄慶一人完成,歌曲風格也不盡相同,有抒情西化搖滾的“讓我一次愛個夠”;有Jazz-布魯斯曲風格的“沒有選擇”;有跳躍感很強的舞曲風格的“整晚的音樂”;有輕快拉丁風情的“無人島”;有電子搖滾的“飛翔城市”;“碼頭之歌”、“等待明天”、“愛的記憶”等慢歌也同樣深情款款、朗朗上口。第二年,香港歌星張學友將“讓我一次愛個夠”翻唱成粵語版的“只愿一生愛一人”后,開始逐漸躋身天王級歌星。
第二年的1990年,庾澄慶再接再厲,推出了制作水平不亞于《讓我一次愛個夠》的《改變所有的錯》,不要小看了這張唱片,它可是臺灣第一張在美國錄制的專輯。專輯繼承了庾澄慶的純西化風格,“不要拔掉我的插頭”、“來搭乘我的心”、“快樂是個什么東西”等歌曲編曲時尚、旋律節奏流暢、富有激情,“改變所有的錯”、“是誰在改變”、“那一個心痛的夜晚”等歌曲意境凄美、滄桑,不失情感又充滿爆發力。1991年庾澄慶的《管不住自己》專輯也同樣音樂多元、銳氣十足,“一個心跳的距離”、“想念你”等歌曲均為上乘佳作,這時期是庾澄慶是最意氣風發的時期。
但不知為什么,到了1992年《歡樂頌》后,庾澄慶的歌曲開始變得享樂化和柔和化,這是庾澄慶音樂風格改變的一個轉折點。與當年那個充滿叛逆、年少輕狂和創作才華的庾澄慶相比,如今的庾澄慶則變成了更加嬉哈的音樂頑童“哈林”,雖然與同齡、早已退出歌唱事業的童安格相比,近50歲的庾澄慶仍然活躍在歌壇,但我仍懷念在福茂早期時的庾澄慶。
黃舒駿的未央歌
在介紹1988年臺灣歌壇時,我就想寫黃舒駿的第一張專輯《馬不停蹄的憂傷》,但還是等待了快半個月,因為1989年黃舒駿還有一張水準更高的《雁渡寒潭》。關于黃舒駿想說以下幾個特點:
1、黃舒駿是臺灣大學大氣系畢業,所以它的音樂作品有著明顯的學院氣質,雖然同時期不乏有童安格、伍思凱、張洪量等創作歌手,但黃舒駿每張專輯的每首歌的詞曲可全部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足見黃舒駿超越其他創作歌手的個人才華。
2、黃舒駿的音樂散發了濃郁的文學色彩。如首張專輯《馬不停蹄的憂傷》的第一首歌曲“未央歌”就取材于轟動臺灣的鹿橋的新文學小說《未央歌》,歌曲一開始就出現了大余、寶笙、小童、藺燕梅等小說中的男女主角,隨后小說中的人物又對應上自己的中學同學,整首歌唱出了濃郁的少年情懷和同窗情義?!堆愣珊丁吠枨把愣珊丁备柙~同樣也取材于明代洪應明的《菜根譚》。而多年后的“兩岸”中也同樣引入了大量的古詩原句。
3、黃舒駿的歌詞伴隨著大量的敘事,看起來更像是一篇篇精致的音樂散文,歌詞洋洋灑灑,不乏抒情、浪漫、詼諧、諷剌和寫實,既讓人捧腹大笑又給人無限瑕想。部分歌曲的編曲也頗有新意,如“戀愛癥候群”的現場Live感、 “三跪九叩” 的播音員解說和“改變1995”大量念白中伴隨著張惠妹的歌聲和桑塔納的吉他聲等。
4、黃舒駿創作了多首超長的歌詞歌曲,如837字的“戀愛癥候群”、799字的“改變1995”、704字的“兩岸”和534字“三代之間”等。這幾首海量歌詞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大段的嬉笑怒罵、人生百態歌詞結尾處,歌詞突然變得動情和感人,“戀愛癥候群”結尾是“我要對你說愛你愛你愛你愛你不管是黑夜或是黎明,不管是夢中或是清醒,深深愛你?!?,“改變1995”的結尾是“我忘不了你,你卻渾然不覺,小你六歲的我,今年已經和你同年?!?,“三代之間”則是“親愛的小咪咪,等著我的歸期,我永遠愛著你”,歌詞最后突出了愛情的主題,讓人回味無窮又耐人尋味。
5、黃舒駿唱起歌來很動情,但由于他聲音不是很出色,再加上歌詞太長又太文雅,因此黃舒駿雖然獲得了專業好評,但歌曲卻無法得到傳唱,能讓大家記住并跟著哼唱的歌曲少之又少,這也是他最終沒有得到大眾的普遍歡迎并超越羅大佑的一個原因之一。
寫這段文字前,特意查詢了“未央”這個詞,小說《未央歌》作者鹿橋的解釋是,“未央”一詞源于漢磚“千秋萬世,長樂未央”,意為“過去的來源不知道,未來的結尾也不清楚”。1997年,黃舒駿曾飛到美國見到了鹿橋,并一度想將小說《未央歌》改編成電,但最終沒有實現。
過去的20年,黃舒駿留下以下諸多佳作:馬不停蹄的憂傷、未央歌、戀愛癥候群、單純的孩子、雁渡寒潭、她以為她很美麗、何德何能、兩岸、傷心小鎮、三代之間、未來的街頭、冬眠、三跪九叩、窗、我是誰、你、永恒的女子、不要只因為他親吻了你等。
最近十年,黃舒駿鮮有新作出品,2011年聽到了黃舒駿的兩則新聞,一是45歲的黃舒駿迎娶了小他24歲的小新娘,二是黃舒駿在上海舉辦了“改變2011”演唱會。包括我在內的許多音樂愛好者也都在期待黃舒駿的新作出現。
解密車繼鈴
車繼鈴確實不是臺灣歌手,他應該是內陸杭州人,1990年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出版了車繼鈴的個人專輯《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并在內陸大賣。
1、現看專輯的封面封底
發行公司:只顯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但在突出部分卻表明“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臺灣瑞聲制作有限公司、香港長風影音有限公司聯合錄制出版”,答案基本可以解開,臺灣瑞聲制作有限公司只是一家制作公司(可能就是一家錄音制作室),香港長風影音有限公司并非一家專業唱片公司,所以該專輯肯定不是從臺灣引進的版權,最多只是聯合錄制。
2、再看專輯中的歌曲
“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我以為你是流過淚的人” 的原唱是史俊鵬;“罐頭夢”、“傷感列車”、“不要在泠漠的邊界等我”的原唱是楊峻榮;“如果還有明天”的原唱是薛岳;“告訴我,親愛的你”的原唱是楊慶煌,這些臺灣二線歌手以及部門一線歌手的冷門歌曲在當時的大陸幾乎都沒聽說過,當然都以為是車繼鈴首唱的。
車繼鈴在內陸大獲成功后,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繼續著這種發行模式,1991年又推出了周冰倩《只想有個家》和陳銘洲的《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光看專輯名字就知道又全是翻唱歌曲。
但也必須承認,1990年內陸唱片公司的唱片制作水平都很粗糙和低水平,而這幾張專輯的錄影和配器一聽還是相對比較精致的(不知道是否在臺灣錄制),這也是車繼鈴能在內陸大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1980年代臺灣15佳歌星
1980年代臺灣最佳男女臺語歌星:
關于1980年代臺灣15佳歌星
與1979年代將鳳飛飛排第一、鄧麗君列第二所引起的爭議一樣,我自己評選的1980年代臺灣15佳歌星同樣也會引起爭議。我的評選理由如下:
1、我評選的是15大歌星而非音樂人,所以羅大佑雖然在音樂、詞曲和專輯等方面無人可撼,但演唱水平稍差,但如果評選十大音樂人則非老羅第一。
2、蘇芮、蔡琴、潘越云三人實在難分伯仲,蘇芮勝在唱功,蔡琴從1979年開始就紅遍整個1989年代,之所以最終將潘越云選為冠軍,理由是:潘越云從1982年開始,幾乎每張專輯都保持著高水平,臺灣流行音樂百佳專輯評選中,潘越云和羅大佑分別以7張專輯入選而成為入選最多的男、女歌手,而阿潘的演唱水平同樣頗具實力。
3、王杰雖然個性突出且影響力巨大,但在1980年代畢竟出現較晚,受此影響只能被迫名次居中。
4、童安格、張雨生雖然也只在最后的1988年和1989年才紅,但兩人在當年的影響力實在太大,所以必須應該躋身前15大。林慧萍、鄭怡、王芷蕾能入選也基于同樣理由。
5、鳳飛飛、劉文正、鄧麗君已入選過1970年代十大,這次就不再入圍1980年代評選。陳淑樺、周華健、張清芳、鄧麗君將是以后我1990年代的十大歌星。
1980年代臺灣50大金曲
潘越云 - 天天天藍
羅大佑 - 鹿港小鎮
童安格 -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蘇 芮 - 一樣的月光
李建復 - 龍的傳人
羅大佑 - 之乎者也
群星歌手 - 明天會更好
鄧麗君 - 但愿人長久
鄭 怡 - 月琴
齊豫/潘越云 - 夢田
瘐澄慶 - 讓我一次愛個夠
羅大佑 - 現象72變
姜育恒 - 再回首
蔡藍欽 - 這個世界
施孝榮 - 中華之愛
費玉清 - 變色的長城
趙 傳 - 我很丑,可是我很溫柔
薛 岳 搖滾舞臺
羅大佑 - 未來的主人翁
李建復 - 歸去來兮
羅大佑 - 亞細亞的孤兒
張艾嘉 - 光陰的故事
李壽全 - 張三的歌
許景淳 - 玫瑰人生
李宗盛 - 生命中的精靈
施孝榮 - 歸人沙城
王海玲 - 偈
蔡 琴 - 恰似你的溫柔
徐曉菁/楊芳儀 - 聽泉
王芷蕾 - 臺北的天空
文 章 - 三百六十五里路
齊 秦 - 外面的世界
潘美辰 - 我想有個家
齊豫vs羅纮武 - 一面湖水
葉 歡 - 放你的真心在我的手心
黃鶯鶯 - 來自心海的消息
鳳飛飛 - 掌聲響起
王 杰 - 一場游戲一場夢
滾石歌手 - 快樂天堂
費玉清 - 一剪梅
張艾嘉 - 童年
馬兆駿 - 我要的不多
黃舒駿 - 戀愛癥候群
唐曉詩 - 李泰祥 告別
許景淳 - 睡吧!我的愛
鄭 怡 - 小雨來的正是時候
蘇 芮 - 跟著感覺走
潘越云 - 野百合也有春天
張雨生 - 我的未來不是夢
費玉清 - 夢駝鈴
1980年代臺灣十佳專輯
1 、羅大佑《之乎者也》(滾石)1982
2 、蘇 芮《蘇芮專輯》(飛碟)1983
3 、潘越云《天天天藍》(滾石)1982
4 、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滾石)1986
5 、李建復《龍的傳人》(新格)1980
6 、崔 健《一無所有》(可登)1989
7 、羅大佑《未來的主人翁》(滾石)1983
8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滾石)1989
9 、齊豫/潘越云《回 聲》(滾石)1985
10 、許景淳《許景淳專輯》(點將)1987
1980年代臺灣十大創作音樂人
羅大佑
黃舒駿
李宗盛
陳 升
張洪量
伍思凱
童安格
瘐澄慶
齊 秦
黃韻玲
(由于侯德健在臺灣時期只推出了一張專輯,只能忍痛放棄,但憑借他的才華,名列羅大佑之后也應毫無爭議。)
1980年代臺灣十大制作人
李壽全
李宗盛
羅大佑
李泰祥
何慶清
曹俊鴻
馬兆駿
陳復明
鐘光榮
陳 揚
1980年代臺灣20大唱片公司
滾石
飛碟
可登
新格
拍譜
四海
歌林
海山
綜一
點將
喜馬拉雅
寶麗金
藍與白
光美
飛鷹
飛羚
鄉城
福茂
吉馬
田園
1980年代 - 臺灣流行音樂黃金十年
1980年代,華語流行音樂可以說是由臺灣和香港兩大陣營組成,與臺灣相比,香港流行樂壇相對來說似乎更能吸收和融合代表當時音樂潮流的西洋流行音樂元素,達明一派、BEYOND、太極和Raidas等樂隊和組合也拓寬了香港樂壇的視野。而且香港流行音樂也很好地實現了市場、商品和包裝的交融,并制造了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天皇巨星。另外,香港的演出市場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主流,在紅勘館登臺的臺灣歌手無論是舞蹈動作還是服裝穿著都較香港歌手相比顯得老土。香港歌壇雖然熱鬧,但是回到最根本的音樂上,卻顯得相對缺少內涵,特別是大部分歌曲都直接拷貝歐美和臺灣的歌曲曲調和編曲再重新填上歌詞。對比香港歌壇,1980年代的臺灣歌壇有以下幾個特點:
1、1980年代大部分臺灣流行歌曲幾乎都是原創,且引領風騷的那些巨星們也幾乎都是實力派,并涌現了大量的創作歌手以及高水平的詞曲作者和音樂制作人。
2、1980年代初在經歷了校園民歌浪潮后,1982年隨著羅大佑、蘇芮等的出現,臺灣流行歌壇開創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音樂時代。特別是以羅大佑為首的批判寫實作品,對傳統文化帶來了強烈的沖擊。而蘇芮的出現則打破了以往臺灣女歌手溫柔軟弱、無病呻吟的傳統形象。1982年當臺灣引發華語樂壇最具意義的音樂革命時,香港歌壇還仍唱著“萬水千山總是情”等小情調的影視歌曲,直到1987年隨著達明一派的出現香港樂壇才開始走向前衛。
3、與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等長期霸占80年代香港歌壇每年的頭把交椅不同,整個198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每年新人輩出,你方唱罷我登場。蔡琴、費玉清、潘越云、羅大佑、蘇芮、齊秦、王杰、張雨生、童安格等像走馬燈似的叫人目不暇接,而這些巨星也各自具有鮮明風格特點。如果要評選香港80年代的十大歌星,很容易就會排出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陳百強等幾個。而我在評選1980年代臺灣15大歌星時,為羅大佑、蘇芮、潘越云、蔡琴和齊秦等大批優秀歌手的排名曾讓我傷透腦筋。
4、從1970年代開始臺灣流行音樂就奠定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基礎,到了1980年代臺灣進一步帶動了華語流行歌曲走向更精致的層面,大陸、東南亞唱片銷售市場臺灣流行歌曲專輯至今占據了大半壁江山。
1980年代的臺灣流行音樂,不僅獲得了全球華人的認同,黃金十年也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中國人。
“永遠不回頭”是1989年臺灣一部青春偶像電影《七匹狼》主題曲,這部電影可是拍攝公司專門為飛碟唱片旗下歌手王杰、張雨生、星星月亮太陽等量身定做的一部文藝片,其中王杰扮演一名加油站打工者,后來簽約唱片公司而走上演唱事業;馬萃如和金玉嵐(星星月亮太陽主唱)分別扮演小茹和董亭;張雨生的扮演的小雞則一直偷偷暗戀著小茹。電影的男主角浩子的扮演者庹宗華在1991年也曾推出過一張國語唱片《請你從此停留在我懷抱》。影中結尾處王杰、張雨生、邰正霄、姚可杰(東方快車主唱)四人身襲白衣登臺演唱了“永遠不回頭”,這首由陳樂融作詞、陳志遠作曲并編曲的歌曲堪稱那個時代最經典的熱血勵志歌曲,強勁的節奏、昂首嘶吼的合唱,給人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抡饢|等人的新版“永遠不回頭”是永遠唱不出王杰、張雨生以及陳志遠這群熱血男兒那個時代所蘊含的激昂澎湃和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