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148、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149、唐徐凝《憶揚(yáng)州》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yáng)州。
150、唐許渾《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yuǎn),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
151、《江南春絕句》【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52、《贈別二首》【唐】杜牧
其一: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153、(唐)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54、《泊秦淮》【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55、《過華清宮絕句》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56、《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57、唐杜牧《山行》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58、唐杜牧《秋夕》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159、唐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160、唐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遙遙,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161、唐杜牧《送人》
鴛鴦帳里暖芙蓉,低泣關(guān)山幾萬重。明鏡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162、唐杜牧《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xì)掌中輕。十年一覺揚(yáng)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163、唐杜牧《悵詩》(亦作《嘆花》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164、《商山早行》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65、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66、「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67、「無題」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68、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169、唐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170、唐李商隱《月夕》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yīng)斷腸。
171、唐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172、唐李商隱《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73、唐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174、《雪》【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175、唐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176、唐羅隱《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177、唐黃巢《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78、唐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179、唐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180、唐魚玄機(jī)《江陵愁望有寄》
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181、唐王駕《雨晴》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82、唐張泌《寄人二首》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酷憐風(fēng)月為多情,還到春時別恨生。倚柱尋思倍惆悵,一場春夢不分明。
183、唐無名氏《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