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周瑞媳婦是王夫人的配房,把劉姥姥送走了之后,就準備去回個話。找了半天,王夫人在薛姨媽那里,姐妹倆畢竟有日子沒見了,這一次薛姨媽好不容易來一趟,兩姐妹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周瑞媳婦看到王夫人與薛姨媽聊的正嗨,也不好打擾,就拐進了寶釵的房間。
寶釵畢竟剛入賈府,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到處亂逛,萬一被狗咬了怎么辦?加上身體也不大舒服,就整日帶著丫鬟在家里做女紅,再說了,自己本來也不是來走親戚串門的,而是準備選秀進宮的。周瑞媳婦閑著也是閑著,就拉著寶釵拉起了家常。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寶釵跟黛玉差不多,打小也有病根兒,而且這吃的藥不容易做。
一問才知道,這藥方是小時候的一個和尚給的,吃了也有效果,就是不太好弄。要集齊春夏秋冬四季的四種花,又要集齊四個節氣里的水,還得配上其他的料,埋在地下。犯病的時候吃一顆,效果還不錯。但如果放在今天,有哪個醫生敢開這樣的藥方,他一定是不想活了,簡直就坑爹的節奏。即便這些東西都做成了,萬一藥罐子被偷了,或者上一次的藥吃完了,這一次的還沒有弄好,那寶釵估計就得翹辮子了。
周瑞媳婦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這要是老百姓,早死了八百回了,看來還是有錢人的命金貴,有時候有錢的確能救命啊。想想光準備這些原料,都能把人折騰死啊。看來寶釵得的這種病是“富貴病”,只有富貴人家才吃得起這種叫“冷香丸”的藥。奶奶個腿,不就是藥嗎,還起個這么個洋氣名兒,叫“救命丸”不就結了?
聊了一會,周瑞媳婦就被王夫人叫過去了,簡單地把劉姥姥的事情回復了。本來想著沒事了,可以回去浪了,又被薛姨媽叫住交代了一件事。她讓一個叫香菱的小丫頭把花拿來,交到周瑞媳婦手里,讓她把宮里新做出來的十二支花送給迎春三姐妹,黛玉,還有鳳姐。周瑞媳婦心里不大樂意,又沒自己的份兒,況且薛姨媽憑什么使喚她。但看在他跟王夫人是親姐妹的份兒上,她沒在意。換成別人,除了賈母、王夫人和鳳姐,誰敢使喚她?削死他我!
周瑞媳婦一出來就碰到了金釧和香菱,之前她就注意過這個叫香菱的丫頭,看上去臉盤比一般丫頭要出眾,正想找個機會問問,我們知道,這閑著沒事干的家庭婦女最喜歡八卦,最喜歡碎嘴子搬弄是非。這回正好碰到了,忍不住就想挖點兒樂子解解悶兒,結果一問三不知。香菱不知道自己多大了,家是哪里的,今年幾歲,她一個都不記得,這孩子能活在現在都是造化,要真記得,估計早跑回去找她爹媽去了。周瑞媳婦嘆了口氣,窮人的孩子啊,一定是被拐賣的,真可憐。
周瑞媳婦開始到處送花。她是由近及遠去送的,先給了迎春和探春各兩支,又給了惜春兩支,這女孩兒還小,正在跟尼姑玩。周瑞媳婦反正閑著沒事,就逮誰逗誰,連尼姑都不放過,她是多空虛啊。周瑞媳婦接著又去了王熙鳳家,沒想到被丫鬟攔住了,說二奶奶在睡午覺。看丫鬟那眼神,周瑞媳婦就明白了,這是夫妻倆湊著大姐兒睡覺的工夫在辦事呢,心里不免有些得意,你王熙鳳再牛逼,這時候不還是得被璉二爺壓在身下忍著哼哼?心里樂著就去了平兒房里,順手拿了四支花出來就走了。平兒又從這四支花里拿出了兩支讓送給東府的賈蓉媳婦秦可卿去。這通房丫頭跟普通丫頭就是不一樣,不僅聰慧有心,而且自己也有半個主子的權力。
周瑞媳婦正想著送完最后兩支花不能再到處浪了,該回去做飯了,一抬頭碰到了自己閨女。娘倆嘮叨了一會,周瑞媳婦知道閨女一定有事,不然不會過來。果然有事,她女婿喝醉酒跟人家干仗,結果就被人算計了。她閨女知道賈府有勢力,所以跑來求她媽想想辦法。周瑞媳婦覺得不過是件小事,賈府臺臺手就解決了,她根本沒放在眼里,她什么架勢沒見過?她讓閨女先回家等著,屁大點兒事兒,不用著急。
這周瑞女婿就是前面提到的冷子興,他倒賣古董跟人起了爭執,鬧到要打官司。別人哪知道冷子興的背景,要知道早嚇尿了,還敢讓他吃官司?結果周瑞媳婦就順帶給王熙鳳說了下,事情就解決了,一點兒也沒費力,賈府就是牛逼。
再來說周瑞去給黛玉送花,該送的都送完了,就剩最后兩支。我們都知道黛玉的脾氣,周瑞媳婦自然被難堪了一回。黛玉說話尖酸刻薄,小性兒,覺得他們太瞧不起人,都挑剩下了的,才給她,明擺著欺負她。其實她想多了。周瑞媳婦不過是順道一家一家去送,花也都是一樣的,哪有什么挑不挑的?再說,我只是個送花的,你憑什么沖我撒氣啊?主子都沒這樣對過我,你一個賈府的外孫女,架子不小。
好在寶玉也在,看著氣氛不對,就隨便找個了話題岔開了,問了下寶釵最近的情況,又打發人去看。這才避免了尷尬,為周瑞媳婦解了圍,也幫黛玉挽回了些刻薄的印象。這黛玉也真是,說到底,這花是薛姨媽送來的,你要與不要也不能這樣啊,這要是周瑞媳婦回去說兩句,你讓薛姨媽怎么想?
不過想想也不能怪黛玉,她寄人籬下,住在賈府這樣的大家族里,整天除了吃飯看書睡覺,閑得心慌,作為客人,又不能像寶玉一樣到處亂跑,好不容易來個外人,看著是擠兌,其實是孤獨寂寞冷惹的禍啊。
要說快活,自然是寶玉,仗著賈母寵愛,親爹媽都不敢怎么著,就天天跟著這個混,那么玩的,也都由著他。第二天王熙鳳去東府找尤氏玩耍,寶玉就非要跟著一起去,沒辦法,王熙鳳只好同意,誰讓他是賈母的寶貝呢?姐倆兒就坐車一起去了東府。
寶玉上次去東府做了一場春夢,這次去見到了秦鐘,秦可卿的弟弟,倆人一般大。寶玉秦鐘第一次見面,就親的跟什么似的,倆人聊起來沒完,要不是同姓,估計就抱著親起來了。最后,一直無心向學的寶玉竟然為了秦鐘準備去求賈母準許秦鐘入讀賈家私塾。
晚上的時候,尤氏安排人去送秦鐘。尤氏不放心,問安排誰送的,說是焦大。尤氏就有些不滿,誰不派,非得派他,別再給我出什么幺蛾子。結果就出了幺蛾子。
這個焦大當年是跟著寧國公“打天下”的,一直居功自大,覺得賈府能有今天,他焦大功不可沒,要不是他當年把東西省出來給主人吃喝,主人早餓死了,早渴死了,怎么會有今天的榮華富貴?巧的是,那天晚上焦大喝多了,也不知道是誰派給他的活兒。大晚上的,派一個有過很大功勞的老頭去送人,焦大哪受得了這個委屈。就借著酒勁罵開了。
他罵賈府的子孫一代不如一代,罵賈府的子孫亂倫,總之,什么難聽罵什么,各種不堪入耳。看樣子不像是第一次。但這次碰到王熙鳳這樣的狠角色在,算他栽了。王熙鳳對賈蓉一頓訓斥。賈蓉立馬命人把焦大的嘴里塞滿了馬糞。想想焦大也挺可憐,但他仗著曾經幫過賈府,就這樣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也是他咎由自取。也不想想,你功勞再大,你也是個下人啊。不過要怪就怪那個不懂事的大總管賴二,你為什么非得派他的活呢?想想最該處罰應該是賴二,大總管怎么當的?難道你不知道焦大的身份嗎?你安的什么心?你故意的吧?
寶玉畢竟還小,聽焦大罵的一些話,似懂非懂,雖然他不愛學習,但小孩子就是十萬個為什么多,他搞不懂什么是爬灰,就問王熙鳳。王熙鳳又對寶玉一頓訓斥,嚇得寶玉也不敢再問了。那時候要是有電腦有手機,寶玉百度一搜就出來了,還用問?本來今天是過來玩的,結果弄了一肚子氣。寶玉沒想那么多,就想著趕緊回去本賈母說秦鐘來上學的事。王熙鳳的心里估計不大好受吧?
點評
這一回中寶釵提到冷香丸的制作,通篇都是“十二”,應該不是巧合,而是曹公有意為之,暗指金陵十二釵。
寶釵跟黛玉一樣,都有個病根兒。黛玉是不能哭,寶釵是不能斷藥。按照曹公的筆法,黛玉自然淚盡而逝,那么寶釵呢,我個人揣度,最后應該是窮的吃不起冷香丸,或總集不齊原材料,因而死掉。
請注意,前面幾回里,英蓮三歲遇到過和尚,黛玉三歲遇到過和尚,這里寶釵小時候也遇到過和尚。可見,多年前的某一日,紅樓兒女應該都是通過和尚在警幻處掛了號的癡情女子。
這一回,說到了迎春探春惜春的三個丫鬟,分別是司棋、待書、入畫,由此推斷,賈元春的丫鬟應該是*琴。取名不僅僅是按照琴棋書畫而來,仔細分析,“琴”有“王”,“棋”有“木”,“書”古代多與男性有關,“畫”非清靜不可為。個人理解,曹公取這四個名字,看似是從琴棋書畫順下來的,其實這些丫鬟的名字與她們主人的命運或性情有著很大的關聯。
到這一回,我們才真正知道前面演說榮國府的主角冷子興的身份,除了古董商,他還是周瑞的女婿。由此我們也終于明白,為什么他對榮國府知根知底。我個人的理解是,冷子興有關榮府的底細是從他岳丈周瑞那里得來,而非周瑞媳婦。按照原稿對于周瑞媳婦的描寫,她畢竟是王夫人陪房,心計和忠誠自然是少不了,即便是對自己的女婿,應該也不會搬弄賈府的是非。賈府男人負責收租子之類的活,互相攀扯一下兩府私事不是沒有可能。
這里我有個疑問,這一回里提到了甄家,我想應該就是此前賈雨村與冷子興聊天時授過教的那個甄家,有個公子叫甄寶玉的。但紅樓一開頭說到的甄士隱的甄家跟賈府和另一個甄家有沒有關系呢?這個在這一回之前的文本里沒有提到。
這一回里焦大作為寧國府的老一代下人出場就不俗,他罵了一句“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句話很值得玩味。爬灰專指公媳亂倫,養小叔子我有兩種個看法,一個是指嫂子與婆家兄弟之間的關系,一個就是指叔侄之間的關系。焦大是寧府的下人,我想他說這些不是隨口亂說,也不大可能涉及到榮府。但從寧府分析的話,有公媳關系的有賈敬和尤氏,賈珍和秦可卿,從后面來看,我們知道,爬灰指的是賈珍和秦可卿無疑。至于養小叔子,按照前幾回情節來看,最大的可能是指秦可卿和寶玉,他們是叔侄關系。很多紅學家懷疑的王熙鳳和賈蓉,他們既不是姐弟關系,也不是叔侄關系,肯定不是。
寶玉向鳳姐求證什么是“爬灰”時,鳳姐這么說的:少胡說!那都是醉漢嘴里混唚。我由此斷定,王熙鳳是知道這種事情存在的,她甚至知道爬灰的是誰,養小叔子的是誰,甚至,焦大說的這些事,榮府也存在,而且王熙鳳就在其中,所以她才對寶玉的一問反應如此強烈。只是寶玉被蒙在鼓里。
這一回送宮花,道出了一個信息。王夫人說把花留給寶釵,薛姨媽這么說:“他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第四回薛姨媽一家進京時,有這樣的文字: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為宮主、郡主之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兩個消息放在一起看,我得出的結論是:寶釵參加選秀絕不是為了進宮成為妃嬪,而是要進宮成為陪侍,就是各宮的女官。不然你想:要成為皇上的女人,又不愛花粉,這不大可能。
這一回提到的十二支宮花,我理解的是暗指十二釵,從原稿分析,最后最可能戴花的人有王熙鳳、探春、迎春、惜春、秦可卿,另外,既然是宮花,已經暗指了元春,王熙鳳帶出了巧姐兒、惜春又帶出了妙玉,這是八個人,沒有戴花的人有黛玉、寶釵、湘云和李紈。因為目前只解讀到這一回,具體何意,還有待后面解讀。
詩詞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
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這是這一回開篇題詩,單從詩句來說,透露了這個一個信息:就是薛姨媽從宮里拿出來的十二支宮花,最終戴花的只有秦可卿一人,為什么最終只有秦可卿一人戴了花呢?這個信息一定是個巨大的伏線。容后解讀。
不因俊俏難為友,正為風流始讀書。
這是這一回的結尾詩,說的是寶玉和秦鐘的事,兩句話互為因果,讀書不是為了讀書,是為了混玩風流,所以才互相成為朋友,而成為朋友的前提是互相欣賞,彼此在意。因為“俊俏”二字,才有“風流”二字。后面又會生出多少故事,我們慢慢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