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傷感,恨,悲哀
【名句】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出處】
唐·陸龜蒙《白蓮》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譯注】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艷花欺,白蓮花總應生長在瑤池里。月兒明風兒清花兒要凋謝,只有恨卻無情誰人了解你?
①蘤(huā):“花”的古體字。
②端合:真應該。端,一作“真”。瑤池:傳說中的仙境,相傳為西王母居所。
③欲墮時:指白蓮將要凋謝的時候。
【說明】
《白蓮》是唐代詩人陸龜蒙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這首詩描寫白蓮花含著怨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謝落,暗喻潔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會里,總是受到冷落和排擠,只能默默無聞的被埋沒掉,表現(xiàn)了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孤芳自賞、懷才不遇的心理。
【賞析】
詩雖以“白蓮”為題,卻不寫蓮花的色香,而從白蓮的特點生發(fā),借以表達自己的情感。更多有關(guān)感慨的古詩詞名句請關(guān)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www.xigutang.com)
首句寫蓮花潔白,容易受到嬌艷花朵的欺負。這句飽含感情,直指人事;一則說明了人多愛鮮艷之花而不喜素淡之花的心理;二則借以揭露那些樸實無華之人往往被忽視被欺凌,而那些善于偽裝、華而不實之人卻受到青睞的社會現(xiàn)象。次句是說白蓮花就應該生在瑤池那樣高雅神圣的地方。言外之意,是說那些有才能的人應該得到自已應得的地位。可是,這只是作者的幻想罷了。
后兩句“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情感更加深沉,詩人在同情白蓮的遭遇時,也在為人才的埋沒而感到可悲與憤怒。詩人筆下的白蓮是無情的,卻是有恨的,其實“恨”又何嘗不是一種情感呢?作者言白蓮無情,而自己卻有恨,特別是在明月將殘,清風徐徐的清晨,這種恨就更加強烈,因為,這正是白蓮花將要凋謝的時候。結(jié)尾處,詩人塑造了白蓮這一形象,并向人們發(fā)問。這就又一次把矛頭指向了摧殘埋沒人才的統(tǒng)治者。結(jié)句“月曉風清欲墮時”,意境很美,既符合白蓮所處的環(huán)境,又給人以悠悠不盡的余味。《詩境淺說續(xù)編》:“月曉風清”七字,得白蓮之神韻。
(責任編輯:夏素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