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傷感,悲,愁
【名句】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出處】
唐·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譯注】
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①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西。
②個:如此,這般。
③秋霜:形容頭發白如秋霜。
【說明】
《秋浦歌·秋浦長似秋》是唐代詩人李白客居秋浦(在今安徽貴池縣西南的水鄉地區)時所寫。他這時已經臨近晚年,有感于自己的日益衰老而寫下此詩。此詩以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三千丈白發領起,抒發了因驚現白發而引起的心里上的極大震撼。極度夸張卻真實地宣泄了內心的煩愁。
【賞析】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兩句,以夸張手法,極寫憂愁之重之深。起句言自己的白發長達三千丈,給人以十分突兀之感;次句道明原因,由于發因愁而白,愁既長,白發自然長,以至千丈。這兩句因果倒置,把結果擺在前面,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緊接著再講明原因,又給人以深沉的悲哀。起筆突兀而怪誕,落筆則驚人而貼切,十分符合詩人當時的心理。李白詩中多驚人的夸張,像“燕山雪花大如席”這樣的詩句,十分粗豪,然而只有這樣寫才是真正的李白。更多描寫憂愁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ww.xigutang.com)
對于有理想有抱負之人來說,眼見自己年老體衰卻仍一事無成,這種悲哀就顯得格外強烈。李白如此,千千萬萬的人亦是如此,面對日益增長的白發,多少前塵往事齊涌心頭,或值得惋惜,或值得悲痛,或值得追念……而這所有的感情如今都幻化成愁,正是“剪不斷理還亂”,怎一個“愁”字了得。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不知道明鏡里面,哪里來了這一抹秋霜似的白發。明知故問,不愿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詩雖寫暮年悲白發,但悲中有壯,灑脫豪邁。夸張和比喻手法的運用,極其生動形象,給人以極深的印象。
(責任編輯:夏素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