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自然,冰雪,落花,飛絮
【名句】
落花飛絮蒙蒙,長憶著、灞橋別后。
【出處】
宋·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落花飛絮蒙蒙,長憶著、灞橋別后。
濃香斗帳自永漏。任滿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
【譯注】
這飛舞的雪花,時而像飄落的花瓣,時而又像蒙蒙亂飛的柳絮。看著雪花,我想起了當年灞橋離別的情景。
【說明】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是毛滂的一首詠物詞。劉熙載曾說,詠物應“不離不即”(《藝概》),意即詠物而不滯于物,也就是說好的詠物詩詞既要做到曲盡妙處,又要在詠物中言情、寄托。這首詠物詞就有“不離不即”之妙。
【賞析】
這是一首詠雪詞,上片描寫的是雪花的動態之美。“落花飛絮蒙蒙”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飄落之花與飛舞之絮來形容雪花的輕盈飄逸。實際上,整個上片都是在用各種形象來比喻雪花,分別將其比作“蝴蝶”、“玉女”、“落花”、“飛絮”等意象,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產生了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落花”是飄逸而凄清的,給人以凄美之感;飛絮的輕盈而潔白的,給人以空靈之感,“蒙蒙”是飛絮的一個主要特點,為全詞增加了一層朦朧之美。這兩個比喻都十分自然、精當,達到了“喻巧而理至”的效果。“長憶著、灞橋別后”句是“落花飛絮蒙蒙”所致,正因落花、飛絮代表著暮春時節,而暮春正是羈旅在外,飄泊異鄉的游子傷感憂愁的觸媒,所以作者憶起了灞橋別離的情景。作者這樣安排思路,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更多有關雪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ww.xigutang.com)
下片寫雪的靜態美。詞人就用寒梅來襯白雪,既勾畫了雪之潔白,又表現了梅之高格,從而寄托了詞人的孤芳、高潔的志趣。
(責任編輯:夏素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