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寫作業的藝術——“陪”出興趣
低年級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對不愿寫作業、基礎不是很好的孩子來說,家長適當陪讀、陪寫是很有必要的。關鍵是家長要“陪”孩子提高做作業的興趣和效率。
陪寫作業的基本方式:你做,我看;你做,我評;你做,我幫。如果孩子不喜歡,甚至反感做作業,那么,首先要為孩子尋求興趣點。
遷移法
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興趣,如玩電腦、打乒乓球等。家長要善于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做作業之前從這個興趣點出發,讓孩子先做一會兒最喜歡的、最得意的活動,接著開始投入到作業之中。也就是先讓其情緒活躍起來,然后再把這種活躍的情緒遷移到作業中來。
這種方法,對于常被責備的孩子很容易見效,因為他得到了一份自尊、自由和主權,就會產生興奮感,從而樂意去做作業。也有孩子不信這一套,讓他玩,很開心,叫他做作業就翻臉。對這樣的孩子,要講究遷移的藝術,減少遷移痕跡,或和孩子事先商量好玩耍時間,一到時間就停止游戲,開始學習。
超越法
自己超越自己,今天的作業超過昨天。這個目標不高,卻能讓孩子接受并產生“試一試”的興趣。可以讓他一個字一個字地比,一題一題地比,一頁一頁地比;也可以將完成的時間、正確率一天一天地統計出來,進行評估與展示。期間可用具體的語言鼓勵孩子,漸漸培養其完成作業的興趣與恒心。
結伴法
讓孩子找一位要好的同學,作為學習“伙伴”,然后慎重地選擇時機,邀請“伙伴”到家里來,同時同桌完成同一天的作業。邀請的“伙伴”要是水平相近的“近榜樣”,而不是一味追求的“高榜樣”。過去一貫不聽大人指揮的孩子,有可能很樂意去模仿同齡伙伴的做法,并在模仿中產生無限的樂趣。
“陪”寫作業的藝術——“陪”出效率
孩子漸漸能獨立完成作業后,還需要陪什么呢?要陪出其寫作業的“效率”。來試試下面的三種有效方法吧。
1.省時法
如果估計今晚的作業30分鐘可以做完,那么可要求孩子縮短到28分鐘,這個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所以能激發孩子的效率意識。相反,如果想以增加時間去獲取優秀,很可能適得其反;而當孩子作業速度提高上來時,再給孩子另外安排“家長作業”也是不可取的。
2.競賽法
可以與一位同等水平的同學約定,各自在家寫作業,兩人用電話發出“開始”口令。然后,誰先完成即以電話鈴為號。家長協助孩子,根據作業的質與量及所花的時間,進行評估,并不斷總結提高。這種競賽法操作起來并不難,對孩子也很有利。
3.匯報法
每天晚上,將完成作業所用的時間記錄在作業紙右上角,第二天主動向老師匯報。
這種方法要是能得到老師的配合,效果也會很好。家長也可以參與匯報,以電話的方式經常向老師匯報孩子學習能力、習慣等各方面素質的發展狀況,并積極聽取老師的建議,讓家校共同以賞識的良策為孩子打開“我能行”的大門。這種方法對于低年級孩子養成學習上的良好習慣很有幫助。
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家長應該逐漸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個自由學習的空間,畢竟,孩子要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