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學(xué)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業(yè)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銝|法師
11.王者與強者的區(qū)別就在于,強者只擁有強大的力量,而王者則兼具力量與智慧,凡事都準(zhǔn)備充分,強大的力量不如萬全的準(zhǔn)備。
12.每個人的路都得自己走,累不累,腳知道。經(jīng)歷了流年聚散,體會了人情冷暖;經(jīng)歷了物是人非,學(xué)會了自我療傷。有苦,自我釋放;有樂,欣然品嘗。風(fēng)吹雨打知生活,苦盡甘來懂人生。其實人生,就是一種感受,一場歷練,一次懂得。
13.生命,就像一場永無休止的苦役,不要懼怕和拒絕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強者。任何經(jīng)歷都是一種累積,累積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經(jīng)歷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痛苦并成熟著,快樂并豐滿著。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贈與我們的一切,用堅強造就你獨一無二的人生,面對逆境,瀟灑走一回,一切都無所謂,這何嘗不是一種領(lǐng)悟。
14.若一直在意外界的感受,最終只會感受外界而忘了自己。做一個心里有他人的人,不是全身心圍繞他人,而是在心里載一支錨。錨太沉無法航行,沒有錨難以靠岸。偶爾拋錨,就享受海天一色,決意起錨,就直面波濤洶涌。不被理解時,就多理解自己。不被在乎時,就少在乎別人。
15.人生,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寬容,就有多少歡樂。至達則至容:容人容物容事容天容地,一個人到無所不容時,則為萬物所容。寬恕是人類最能解脫外在障礙的方法。
16.人生中要走很多路:有一條路不能回頭,就是放棄的路;有一條路不能拒絕,就是成長的路;有一條路不能迷失,就是信念的路;有一條路不能忘記,就是回家的路。你要信心滿滿的走好腳下的每一條路。
17.生活如海,欲望如潮。大海之美,在于漲潮時的壯美,也在于落潮后的靜美。生活之美在于渴望、追求中的奮發(fā)向上,也在于對過度欲望的有效節(jié)制。沒有潮水的大海缺乏生氣,潮水過甚會釀成災(zāi)禍;沒有欲望的人生勢必蒼白,欲望過度必然使人生陷入痛苦的深淵。潮起潮落都是風(fēng)景,能發(fā)能收才是至境。——恒唯法師
18.不要把生活過的那么復(fù)雜,生活本身也不是復(fù)雜的代名詞,歲月可以從身邊走過,那么我們既然什么也挽留不下,就讓他得過且過。誰的對,誰的錯,誰的恩,誰的仇,該記住的記住,該忘記的忘記,支起耳朵聽世界,閉起眼睛忘世界?!阏d法師
19.面對生活的順緣和偽緣,清醒的面對世間的無常,包括那些缺失和無奈,人生的修養(yǎng)在于心地,而不在于脾氣,一言一行,關(guān)乎底線,煩惱是味藥,奈何是座橋,用你的人生信仰,去活人生的高度?!訁⒎◣?/span>
20.修行三字經(jīng):眼不見,心不煩。聽不聞,意不亂。名不求,利不貪。常交友,廣結(jié)緣。遇分歧,莫爭辯。和為貴,忍為先。常念經(jīng),智慧現(xiàn)。時觀己,少多言。窗外事,淡如煙。做好人,常布施。行好事,不展現(xiàn)。說好話,不妄言。存好心,斷惡念。心皈依,持五戒。斷習(xí)氣,正知見。念彌陀,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