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九江濂溪書院
太極通書傳道脈;
匡山潯水助文章。
萬安元興書院
何曾飽聽灘聲,悵此別匆匆,筆底波瀾誰繼起;
安得便成廈庇,覺余懷耿耿,眼前桃李幾成陰。——丁日昌
上饒信江書院一杯亭
舊跡恍留棠舍在;
清名終藉酒杯傳。——鄭鏡清
上饒信江書院亦樂堂
員嶠方壺同笑語;
名山大澤出文章。——張邸塵
上饒信江書院近思堂
用志不分,俯拾皆是;
開卷有得,與古為新。——張邸塵
上饒信江書院經訓堂
文章開窔奧;
經訓乃菑畬。——王溫如集杜甫、韓愈句
仰誦堯舜言,俯遵周孔轍;
游思竹素園,寄辭翰墨林。——王溫如集陸龜蒙、張協句
學者當以天下國家為己任;
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查 某
玉山懷玉書院
溪澗合流,在山時作琤琮,流嘗澤物;
朱陸講道,后人妄分脈絡,道本同源。
吉安白鷺洲書院
鷺飛振振兮,不與波上下;
地活潑潑也,無分水東西。——劉 鐸
白鷺交流,挹注直將分泗水;
青螺高峙,步趨端可接尼山。
智水仁山,日日當前呈道體;
禮門義路,人人于此見天心。——商邱瑩
風過試留聲,檐角振文江之鐸;
月斜還有影,樓頭照字山之書。
陵谷經幾遷,此地依然為砥柱;
江河通萬古,斯文有幸見回瀾。——劉 鐸
廬山白鹿洞書院
傍百年樹;
讀萬卷書。——李秀峰
結廬人境;
伐檀河干。——黃遵憲
源頭活水;
鹿洞書聲。——李 鐸
泉清堪洗硯;
山秀可藏書。——朱 熹
道迷前圣統;
朋娛遠方來。——朱 熹
無絲竹之亂耳;
樂琴書以怡情。
日月兩輪天地眼;
詩書萬卷圣賢心。——朱 熹
祠尊紫陽,院紀白鹿;
道致廣大,學盡精微。——馮友蘭
此地正好尋孔顏樂處;
到來莫僅作山水奇觀。——曹龍樹
白鹿洞開,泉谷煙霞競秀;
紫陽道在,圣賢師友同歸。——張 寰
誰課汝功,莫錯過晨鐘暮鼓;
欲知吾教,須領略秋月春花。
十里入云峰,白鹿先生棲隱處;
千秋明正學,紫陽太守講經堂。——曹龍樹
方寸中質諸鬼神內圣外王之學;
廟堂上參乎天地農錦常綱之心。
廬山白鹿洞書院二門
天開白鹿洞;
山抱紫陽關。——朱 資
廬山白鹿洞書院大門
古往今來,前圣后賢同脈絡;
天高地下,四時百物共流行。—一胡 松
列嶂成垣,永護考亭之遺跡;
環溪作泮,遙通泗水之真源。——高賁亨
后學入門,要識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前賢筑室,豈但木石與居、鹿豕與游。
門臨智水,窗到仁山,坐來有許多真領會;
鳥說天機,花呈生趣,到此愁不做好文章。——曹龍樹
二李讀書看白鹿,書中得幾分,白鹿中得幾分;
三賢講道對青山,道外無一事,青山外無一事。——周 相
【簡注】二李:唐代李渤、李涉兄弟。
廬山白鹿洞書院文會堂
詔有格言,求真才于正學;
教無異術,體至理于常行。——邵 寶
白鹿洞主有規,名教中皆是樂地;
紫陽夫子雖遠,川流上自有余師。
廬山白鹿洞書院禮圣殿
廬山上釋家幾處、道家幾處,二氏逃歸斯受之,宗門大啟;
書院中你講一場、我講一場,眾言淆亂折諸圣,廟貌赫臨。——周 相
鹿逐慨中原,嘆戎馬倉皇,忍令栻樸菁莪,百代作人淪雅化;
洞探迷古道,喜森林陰翳,從此楩楠杞梓,十年樹木長良村。——劉洪辟
廬山白鹿洞書院明倫堂
藏焉修焉,靜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林 俊
鹿豕與游,物我相忘之地;
泉峰交映,智仁獨得之天。——虞守愚
名山大川,開萬古文明之會;
斯文正印,起千年豪杰之思。——朱 資
我輩來游,不獨問津兼問俗;
諸生志學,試言憂道不憂貧。——胡 松
此心敬一無欺,對越青天白日;
吾道流行不息,昭然參前倚衡。
奉新馮川書院
今科又掄元,愿諸生莫存第二人想;
每月來課士,即此地可作試三場觀。——吳鳴鳳
南昌友教書陳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藝;
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必先正其心。
千古有同心,不外這知行并進;
六經皆注腳,須說得義利分明。
南昌東湖書院
重開閬苑依瀛島;
一道文光射斗牛。
南昌西昌書院
京國衣冠皆有慶;
江山風月足娛情。
敏事慎言;就正有道;
誦詩讀書,尚諭古人。
南昌豫章書院
一派心傳,為異為同,皆足衍西江道脈;
群賢踵接,或仕或隱,大堪震東魯宗風。
臨川歸仁書院
未嘗不知,嚜嚜已中來復;
如有所立,循循天下歸仁。——湯顯祖
鉛山鵝湖書院
宸翰騰飛千嶂外;
御書香閟一樓中。
學海有源,靜對湖山通脈絡;
賢關不遠,隱從鵝嶺想階梯。
萍鄉金鰲書院
到門不敢題凡鳥;
人海終為戴角魚。——胥繩武集王維詩
萍鄉金鰲書院水堂
于此中尋活潑;
就如許問源頭。——胥繩武
粟里靖節書院
文挾海潮,真名士度;
志存丘壑,有隱者風。
德安東使書院
異類尚征義善;
朝庭豈靳寵褒。
行敦孝弟,九重天上書聲貴;
家傳禮義,千古人間姓字香。
廉清穎水,數世同居,怨尤不宿;
義著江州,一堂聚食,親遜可風。
贛州陽明書院
薪傳本孟氏七篇,吾道不孤,況此地曾留手澤;
梓里溯姚江一派,典型未泯,與諸君同爇心香。
贛州濂溪書院
我生近圣人居,教澤如新,敢忘魯壁金絲、尼山木鐸;
此來繼賢者后,風流未泯,竊愿士崇禮義、俗尚弦歌。
湖北
長陽佷山書院
教化行而風俗美;
師道立則善人多。
長陽佷山書院辨志堂
爭消長于晷刻,旦晝何燭,夜氣何清,即只是人禽境界;
辨義利于毫芒,徇人則虛,為己則實,到處見舜跖關頭。
鐘山川之靈氣,沉潛剛克,高明柔克,快今日懷瑾握瑜,郁郁彬彬,無非士林翹楚;
沐朝廷之教澤,樂正造士,司徒選士,愿他年分道揚鑣,師師濟濟,盡作王國羽儀。
仙桃居業堂
其文有經書者在;
所居在廉讓之間。——李翥華
奇書檢點東西漢;
法帖臨摹大小王。——李翥華
研讀詩書兼子史;
寄居城市亦山林。——李翥華
漁樵耕讀垂家訓;
恭儉溫良理世情。——李翥華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資富能訓,惟以永年。——李翥華
仙桃鄂城書院
書傳楚邦,并典墳丘索而萬古;
院鄰鄂郡,聯漢沔孝黃于一堂。——黃錦垣
漢口紫陽書院
到南渡后,誰知孔圣人尚存,即今日仰廟貌于黃鶴樓前,無非是秋陽江漢;
便北朝中,也問朱先生安在,想當年寄學規于白鹿洞口,何處尋汴水錢塘。——夏力恕
安陸漢東書院
縣考難,府考難,院考更難,三十二歲游泮水;
經試易,會試易,殿試更易,八個半月點探花。
孝感西湖書院化紙爐
劫后文章歸化境;
風前翰墨有馀香。——肖楚稱
來鳳桂林書院
丁年日暖,看初生魚龍,層層變化;
卯洞春濃,喜舊栽桃李,樹樹芬芳。——瞿瑞鈺
利川永興書院
此處有崇山峻嶺;
入門即沂水春風。——吳特生
利川學士廟魁山書屋
學問莫他求,告諸生兩句真言,馬帳虛心,董幃矢志
文章無定價,遇知己一經品題,江花入夢,竇桂騰芳——李浚遠
利川南坪書院
撐天劍氣連齊岳;
拔地文星映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