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個人成長”這個話題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走出校門以后我們依然孜孜不倦學習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源于對自我成長的追求。
如果結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我覺得個人成長應該屬于“自我實現”的層級。在成長過程中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滿足感都會令人覺得生活充滿了意義。
如果想追求個人成長,以下三種方法一定都會用到,即閱讀、分享和實踐。
1、閱讀
閱讀是我們從上小學開始就培養的技能,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大量的信息海洋中,我們通過閱讀來過濾篩選適合自己的知識,通過思考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閱讀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閱讀書籍、文章、專欄等等。當我們以追求個人成長為目標的時候,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那些對當下的自己比較有用的知識,進行大量的閱讀。
當然,在閱讀過程中,對內容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囫圇吞棗式的閱讀只是滿足了我們對知識囤積的欲望,讓自己產生努力的錯覺,但從長遠來看卻是不可取的。
所以閱讀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手段,如果只是將注意力放在閱讀上,并沒有后續的行動,那我們的成長也會相對來說比較有限。
2、分享
閱讀我們只實現了知識輸入的過程,想把別人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就必須進行輸出。
當我們把關注點落在輸出上時,才會更加注重思考,通過分享既是對我們學習成果的驗證,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反饋,這些都是激發我們更好學習的關鍵。
一提到分享,很多人就會想到現在熱門的各類語音或者視頻直播平臺,其實在最開始階段我們并不需要追求多么高大上的方式,因為越是復雜的行為越是容易產生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