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子的傳說很多,倒騎青牛西行而去,是一個流傳較廣的典故。傳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攔下,求老子傳授著述,于是老子留下五千字《道德經》傳世,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但你知道,老子為什么騎“青牛”嗎?
劉向《列仙傳》記老子出關:“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又云:“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易經》中有兩種人生之道:乾道和坤道。馬是乾卦的象(乾為馬),表達“健進”;牛是坤卦的象(坤為牛),表達“柔順”。
中國傳統文化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分別以五種顏色來象征。在古人的觀念中,東方是青色,屬木,而青木又代表生機勃發的春天,象征著“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
牛是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文明,牛這種動物是人民耕地、負重的幫手,親近人類和土地,而且性情沉默溫和,頗有“厚德載物”的象征意義。因此青牛象征著自然與自然之道。
老子騎著“青牛”象征著一位來自東方文明地區的文化使者,帶著他的崇尚陰柔之德的智慧,隱向尚未開化的西方。這與后世的另一種附會“老子化胡說”倒很是是益彰。
“老子”,也是一個隱喻, 它意味著老玩童。 牛意味著生命的能量, 而老子是一個充滿覺知的人。太陽從東方升起,向西方落下,古人認為自然的秩序是從東向西運行,再回到東方,周而復始。老子騎青牛西去,象征自然之道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