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擬好話題作文題目
學生在寫作擬題時,往往容易走入以下幾大誤區。
一、無題目或先寫作文后補題目
學生在寫作時,一是想不到好的題目,或暫不想用原題目,就把作文題目空下。先著手寫作文內容,待到作文完成了再回頭來擬作文題目。試想,這樣“擬出的題目”怎能讓內容扣題,更有甚者寫好作文把題目給忘了,一篇無題的作文,叫老師如何批改,或給予高分。
二、題目落入“俗套”
我的學生在剛接觸話題作文時,對于擬題煞費苦心,不知如何下手;一部分學生則把原“話題”照搬照抄,毫無新意,題目過空、過大、過虛。例如,在寫“謝謝”這個話題作文時,大部分學生都只會想到:“謝謝你,老師!母親!父親!朋友!”,跳不出固定框架,這時,我們辦的一個平時很“調皮”的學生寫了一篇“謝謝,孔子”讓我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作文。
三、體裁不當,文、題不符
說到這,也許你們會驚訝,不是說體裁不限嗎?為什么還會有“體裁”問題。話題作文,雖然體裁不限,但并不是說可以不需體裁,不用體裁;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小說、戲劇、童話可以任意亂用。
麗人得有靚衣配,佳作也需好體襯。寫好話題作文,要講究題目與內容的結合,內容與體裁的搭配。什么樣的題目用哪一種文體較好。如,以“愛”為話題,《愛我家鄉》可以寫成一篇以抒情為主的散文。《父愛,是一座山》可以寫成一篇散文或者隨筆。《不能沒有愛》就可以寫成一篇議論文。《愛在身邊》可寫成一篇記敘文……如果張冠李戴,不講究內容與文體的搭配,就會如一個衣服搭配不得體的人,讓人感覺不倫不類。因此,選擇好體裁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
四、照搬話題
一、慎審題,切忌跑題
話題作文,雖淡化了體裁、內容,但并不是信馬由韁,任意馳騁。出題者一定有所用意,總有一根“線”牽引著。這就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只有審好題,準確把握出題者用意,才能擬出一個既合題意又有新意的好題目,才能使它成為這篇作文“美麗、氣質”兼備的“形象大使”。在一次作文訓練中,以“樹”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且有提示語:“樹,有形之樹,無形之樹”。我班一個學生擬題為“植樹節,真快樂”。試問,題中還是以“樹”為話題嗎?
二、選擇最佳、最擅長的文體定題目
三、以小見大,平凡中見偉大
1、運用名人、名言。運用學過的詩歌、美文來擬題目。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錚錚鐵骨,錚錚男兒》、《大江東去浪淘盡》。
2、妙用歌名、歌詞、電影、電視劇名、書名等。如《化蝶》、《一個也不能少》、《誰?》、《親情樹》、《夢回故鄉》、《圓夢》。
3、運用數字。如《0》、《生活中的“二次函數”》、《1+1=?》……
4、運用對比。如《黑與白》、《美與丑》。
5、運用修辭。如《我是一棵樹》、《月如鉤》。
6、巧用頓號如《藍天、白云、我》、《風、花、雪、月》。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可同中求異,逆向思考,反其道而行之,
這也是擬題的技巧。如《失敗真好》、《我不想做好學生》等。
總之,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好題目就意味著你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