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風(fēng)復(fù)雨,廣陵散秋風(fēng)
提起嵇康,腦海中閃現(xiàn)出幾個點,“竹林七賢”、“廣陵散”、“與山巨源絕交書”,還有一個似乎是毫不搭界的“鐵匠”。僅憑這幾個點好像難以支撐起嵇康形象,而這幾個點又全部混雜在“清談玄學(xué)”中,顯得很是混濁。
嵇康,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和文學(xué)家。后因不同司馬氏合作,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鐘會,遭其構(gòu)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晉書》除幾個重要人物外,從來就沒認真看過,感覺中就是一個日落比日出更絢麗的時代,而且?guī)缀醵汲料菰诼L夜,不見天光的日子,我也不知道這感覺從何而來,細細想來,可能就緣于這嵇康吧。因為他的死比他的生更美,美得讓人羨慕,讓鬼嫉妒。
據(jù)《魏氏春秋》記載,夏日落日的余暉中,刑場上一群人屏氣懾息,聽那受刑之人從容地撫琴,那是帶著神秘旋律的生命絕響,“康臨刑自若,援琴而鼓”,他看著落日,把一曲“廣陵散”隨風(fēng)撒向天際,然后引頸受戮,他就是嵇康。
他走了,他活得坦蕩,走得瀟灑,想到這廣陵美韻自此無人識,心生點點遺憾,于是他向天長嘆,這極富詩意極具美感的臨終一嘆,嵇康將生命的旗幟插上了人類美學(xué)的高山之巔!
他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lǐng)袖,他的事跡與遭遇對于后世的時代風(fēng)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嵇康亦善文,工于詩,風(fēng)格清峻。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并且給后世思想界、文學(xué)界帶來許多啟發(fā)。
被他斷交的山濤這樣形容嵇康:“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嵇康偉岸正直清峻卓立,冰清玉潔通體透明,超凡脫俗高遠飄逸。嵇康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挺如松,勁如竹,堅如石,傲如山,潔如玉,清如冰。他崇尚自然,怡悅山林,追求恬靜閑適超然自在。
他是出色的文學(xué)大師,他的詩氣峻辭清,立意高遠;他的文章氣勢磅礴,深刻犀利。他還精通音律, 是當時著名的音樂理論家和演奏家 ,他寫的《琴賦》,特別是洋洋七千言的《聲無哀樂論》,鼓吹自然和諧,呼喚心靈回歸,在當時音樂與自然、音樂與情感關(guān)系的大論辯中獨樹一幟。
倒是這嵇康之死的原因有點搞笑,他竟是被卷入一場桃色事件中而死的。呂巽呂安兄弟是他好朋友,呂巽把弟弟夫人灌醉并奸污,呂安想告發(fā),找嵇康商量,嵇康勸他家丑不外揚。然而這哥哥呂巽還惡人先告狀,把弟弟以不孝的罪名給告了,呂安在衙門申冤,讓嵇康作證,結(jié)果兩人被主判的鐘會一并處死。
這鐘會本是個小人,嵇康是曹魏宗親,且不同司馬氏合作,為人性情剛烈、剛正不阿、尚奇任俠、直性狹中,司馬昭一直在籠絡(luò)他,但他卻完全地不理不睬。其實,他如果學(xué)那阮籍,稍稍地順應(yīng)一下,完全可以保全性命,而他就不恥為。更為要命的是,他下獄后,太學(xué)生三千“請以為師”,這么大的號召力,哪個皇帝能容你?
嵇康走了,他慷慨就戮,那曲絕唱的“廣陵散”,也隨著他靈魂仙化乘云而散,在兩千年中華文化的天空中,經(jīng)久回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