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示
擴寫就是把原來內容簡單、籠統的短文或片斷等,經過再創作,擴展成內容具體、結構完整的文章。
1.掌握所供材料的主要意思
首先要通過認真反復地讀,去熟悉材料的含意,即把材料提供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內容等弄明白。其次要抓住事件中的主要內容,分清事件中哪些情節是主要情節,哪些情節是次要情節。
2.抓準所供材料的中心思想
擴寫必須圍繞材料的中心思想,選定擴寫內容,決不可違背材料的中心思想,隨心所欲地去表現另一個中心。
3.找準擴寫重點,進行具體描寫
首先可以看原文的題目,用寫命題作文時審題的方法確定擴寫重點。其次,可以找一找材料中的中心句。第三,如果材料中沒有中心句,也可以從材料的中心思想出發,通過對材料進行仔細分析來確定擴寫的重點。
4.通過合理想象,擴展材料的內容
想象要合情合理,要以材料的內容為基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想象適合生活實際的內容;要以材料的中心為依據,去想象符合材料中心思想的內容。
二、示例
例文1
補圖書
●原文
兩個同學在圖書館搶著一本新書,把封面撕破了。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補好了圖書。
●擴寫
圖書室里有一本新書《豬八戒上月球》,冬冬和明明都很喜歡看。冬冬說:“我先看!”明明說:“我先看!”他倆你爭我奪,誰也不肯讓誰。只聽“嚓”的一聲,新書的封面立刻撕成兩半。這可怎么辦?兩個人都呆了。
他們低著頭,漲紅著臉,來到老師面前。冬冬搶先把撕壞書的經過敘述一遍,又接著說:“老師,這書是我借的,應該由我來賠!”明明聽冬冬這樣說,臉一下子紅了。他慚愧地說:“老師,這書本來是冬冬借的,我去搶書,是我不好。應該我來賠!”老師見冬冬、明明承認了錯誤,高興地說:“知錯便改就是好孩子,你們把書補一補吧!”聽了老師的話,冬冬和明明各自找出了膠水、剪刀和白紙,他們按照封面的大小,裁了一片紙,又把膠水擠在小紙片上,把紙片緊緊地粘在封面撕破的地方,使勁摁了摁,才算完工了。
圖書補好了,他倆高興地一塊兒看起書來。
[簡評]
這篇擴寫根據現成的材料,確立了相互謙讓、勇于承擔責任的主題。然后根據主題補充適當的對話、心理活動描寫,以達到片斷擴寫成一篇文章的目的。
例文2
雪天捕鳥
●原文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擴寫
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地整整下了一夜。清晨,雪停了,太陽還沒露臉。閏土從睡夢中醒來,推開門一看,呀!大地、樹木、房屋,都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積雪,連海邊那金黃色的沙灘,也變成了一片銀白色。抬頭遠眺,遠處那幾棵落光了葉子的大樹的樹枝被厚厚的白雪壓得垂下了頭,時而落下一星半點的屑末。幾只找不到食物的小鳥,停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忽地又飛到屋子的上空,來回盤旋著。
看到這種情景,閏土想:捉幾只美麗的小鳥,放在家里該有多好哇!捕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在閏土看來,卻不覺得難,因為父親教過他捕鳥。
閏土跑回家,找出一只大竹匾,又找來一根三、四來寸長的短木棒,拿了一些鳥雀愛吃的秕谷,來到沙地上,他掃出了一塊空地,用木棒把大竹匾支起來,在木棒上拴了根又粗又長的繩子,牽著繩子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遠遠地躲起來,等著鳥兒上鉤。
一會兒工夫,果然,竹匾周圍飛來了好些鳥兒,它們都目不轉睛地望著竹匾下的秕谷,想去吃又怕被抓住。大概它們太餓了,急于想吃到東西,硬著頭皮鉆進了竹匾。頓時,竹匾下擠滿了鳥兒。這一切,都被趴在遠處的閏土看得清清楚楚。他看準時機,將縛在木棒上的繩子一拉,木棒倒了下來,竹匾罩住了正在吃秕谷的鳥雀。鳥兒罩在竹匾下,還不知是怎么回事哩!閏土跑過去,高興地看著鳥兒。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閏士不知道該拿哪些回去。
太陽從東邊冉冉升起,露出了笑臉。閏土收起竹匾,捧著幾只美麗的小鳥,邁著歡快的步子向家走去。
[簡評]
這篇“擴寫”作文寫景很成功。原文并沒有下雪的景致,只提到捕鳥“須大雪下了才好”。雪景的描寫既擴寫出大雪鋪天蓋地的具體景致,又形象地說明了為什么大雪下了才好捕鳥的原因。為“捕鳥”這一中心事件的展開墊下了有力的一筆。而“捕鳥”尤其寫得生動、具體。內容生動、具體是這篇擴寫的一大特點。
例文3
我們的好老師
●原文
一次,我因為腳被開水燙傷,在家里躺了好幾天,沒有去上學。我正為耽誤功課在家里發愁的時候,我們班主任張老師來了。
張老師送來了水果,問我的腳好了沒有。從那以后,她一放學就來給我補課,刮風下雨也不間斷。我雖然在家養傷20多天,可功課沒有落下來。
張老師真是我們的好老師啊!
●擴寫
“咣當”我手中的水瓶掉在了地上,瓶膽立刻炸了,滾燙的開水燙傷了我的腳。
從那以后,我在家躺了好幾天,一直沒有上學。一天24小時,在家里這日子真難過呀!我常常想:這怎么行呢?還有一個月就要考試了,落下的功課怎么辦呢?誰給我補呢?
今天,我躺在床上又發起愁來。
“咚咚咚”,門外響起了敲門聲。媽媽出去開了門,走進一位面帶微笑的阿姨。啊,這張慈祥的熟悉的面孔,正是我的班主任張老師,我趕忙坐起來。“張老師快坐。”說完我又告訴媽媽這是我的張老師。媽媽連忙端來一杯水遞給了張老師。
張老師一邊把帶來的蘋果、梨放在桌子上,一邊對我說:“腳好了沒有?你別著急,在家好好養傷。你落下的三天功課,我幫你補。”聽著,我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眼眶潤濕了。
張老師打開課本,指著第20課的課題說:“這一課,你沒上吧?好,我們現在就來上這一課,你把書打開。先看看生字詞,讀一讀課文。”
隨著張老師親切的話語,我打開了書。等我預習好了,張老師便一段一段地給我分析、講解。從生字詞開始一直到整篇課文講完。像課堂上一樣還提問,看我答好了,她微微一笑。最后,她說:“明天,我給你補第21課,你先把課文看看。”
第二天,天氣突然變了,下起了暴雨。我望著窗外的雨,心想:張老師大概不會來了。誰知出乎我的意料——張老師來了!她照例給我講課,還布置重點作業給我做,最后還像上課那樣檢查提問,見我答對了,她又微微一笑。
以后,無論刮風下雨她一放學就趕來給我補課,從不間斷。20多天過去了,她天天如此,我的功課一點也沒落下過,考試還得個好成績,張老師,你真是我們的好老師。
[簡評]
無話可說,寫不具體,是小學生作文的一大攔路虎。這篇范文給我們以直接的對比啟示:記敘文不但要有一般的記敘,還要有描寫,其中包括環境描寫、人物形象描寫和心理描寫。具體的記敘內容必須用一定的對話形式表現。這篇例文值得同學們對照閱讀,學習把文章寫具體。
例文4
恢復友誼
●原文
體育課上,金勤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流血了。衛生員林兵急忙陪他到衛生室,為他止住血,包扎好傷口。他倆回到了操場上。
要求:根據上面的材料,展開合理想象,寫一篇400字左右的記敘文。注意把林兵陪金勤去衛生室包扎傷口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題目自定。
●擴寫
“叮鈴鈴”,上課了。這一節是體育課。
在課上,追逐打鬧的金勤“唉唷”一聲摔倒在地上,腿上的鮮血一絲絲地流了出來,傷口邊緣嵌著不少沙土。曾為一件小事跟金勤斷絕友誼的衛生員林兵見了,急急忙忙走過來,他彎下腰,讓金勤的一只手搭在自己的肩上,便扶著獨腳走路的金勤,一步一挨地朝三樓衛生室走去。
林兵是一個又矮又胖的小胖子,讓金勤*在自己身上,哪能受得住,不一會兒,林兵便氣喘吁吁了。可他還是咬緊牙關,背著金勤吃力地上了三樓。金勤非常過意不去,可林兵卻笑了一笑,沒說什么。
衛生室總算到了。林兵小心翼翼地扶金勤坐在椅子上,自己連忙打開醫藥柜的門,取出藥棉、紅藥水、紗布和藥膏等。然后急步來到金勤面前,蹲下身來。他先拿了少許藥棉,放在消毒水中浸了一會兒,拿出來擠干后為金勤擦去傷口中嵌著的沙土。一下、兩下……傷口漸漸干凈了。接著,他又用干棉花捂住紅藥水瓶的口子,倒出點紅藥水,抬起手,為金勤的傷口慢慢地上藥。最后,又剪了段紗布,灑上一些消炎粉,輕輕地按在傷口上用膠布粘住。傷口終于包扎好了。這時金勤難為情地對林兵說:“林兵,謝謝你,為我止住血,包扎傷口,如果沒有你……我倆和好吧!”林兵聽了傻乎乎地笑了。
他倆又成了一對好朋友,高興地回到操場。這時,“叮鈴鈴”,下課了。
[簡評]
小作者能根據材料的內容和要求,著重擴寫了林兵陪金勤去衛生室和為金勤包扎傷口這兩個情節,略寫了金勤如何受傷,兩人又如何回到操場的內容,詳略處理得當,重點突出。
本文的另一個特點是條理清晰,敘述有序。就以林兵為金勤包扎傷口來說,寫得語意連貫,句句相承。到了衛生室后,林兵又是“連忙”、“取出”,又是“急步”、“蹲下”的,忙得不亦樂乎;包扎傷口時,用了“先”、“接著”、“最后”這些詞語,把包扎傷口的過程敘述得一清二楚,使句與句之間十分自然地連綴起來了。
例文5
心 意
●原文
夏天的一個傍晚,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正在家里做作業的石磊和馬勇給老師送去雨傘。
●擴寫
夏天的一個傍晚,突然間,天氣劇變,烏云滾滾。轉眼間,天空出現了一道道可怕的閃電,響起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雷聲。一剎那間,傾盆大雨直瀉而下,馬路上的行人車輛越來越少……
正在這時候,在家里專心致志做作業的石磊同學被雷聲驚動了。她擱下筆,望著窗外,想起王老師還在學校辦公室批改作業,不能回家。這可怎么辦呢?她毫不猶豫地拿起兩把傘,找住在隔壁的同學馬勇一起到學校給老師送傘。
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大風吹彎了楊柳;雨水在地上積起了小水塘。石磊雙手很費勁地撐著傘,左腋里夾著另一把傘;馬勇穿著雨衣跟在后面,他們兩個頂風冒雨艱難地在公路上行走。
學校到了,馬勇走上辦公室的臺階,輕輕地推開辦公室的大門,一看立即愣住了,王老師還在聚精會神地批改作業,一點也沒有覺察到有人開門。馬勇連忙回過頭悄悄地對石磊說:“噓——輕一點兒,王老師正在批改作業,我們還是在門外等一會兒吧!”石磊點頭贊成。
石磊和馬勇在門外等了好久,王老師依然埋頭繼續批改作業,連他們說話的聲音也沒有聽見。多么好的老師啊!
王老師終于把作業批改好了。她站起來,揉揉眼睛,望著窗外,只見外邊還下著傾盆大雨,很著急。這時候,馬勇和石磊才跨進辦公室。他倆異口同聲地說:“王老師!”王老師回頭一看,石磊緊接著說:“王老師,您這么晚還為我們批改作業,夠辛苦的;外面還下著雨,我們給您送傘來了。您早點回家休息吧!”說著,把傘遞給了老師,和老師告別了。
王老師接過傘,望著石磊和馬勇遠去的背影,激動地說:“我有這么好的學生,再辛苦也是心甘情愿的。”
[簡評]
原文總共有兩句話。擴寫后文章的第一節,是對原文第一句話的擴寫。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天氣,交代了事情發展的時間,為下文的展開作了鋪墊。在第一節的基礎上,小作者根據原文的第二句話,構思了一則情節豐富的送傘故事,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一片心意。
小作者花了較多的筆墨,重點寫了送傘的經過:先寫路上行走的艱難,再寫辦公室門口等待的耐心,最后寫遞傘的情景。通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具體描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充分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關心。
三、練習
(一)全框架作文訓練
A.擴寫《綁樹苗》
放學后,突然刮起了大風。小莉看到校園里的一棵小樹苗被風吹倒了,就將小樹苗綁在一根木棍上。在小莉的努力下,小樹苗被綁好了。
提綱:
1.開頭
放學后,小莉看到了小樹苗被大風吹倒。
2.正文
①小莉連忙回到教室里取來了木棍和繩子。
②小莉將樹扶正,把木棍插在地下,用繩子綁好。
③望著受傷的小樹,小莉給小樹澆水。
3.結尾
老師表揚小莉,小莉望著小樹,笑了。
B.擴寫《下課后》
一天,上完第三節課,我的頭痛,伏在桌上休息,班主任李老師走進教室,把風油精擦在我的額角上。
提綱:
1.開頭
上完第三節課,我的頭痛。
2.正文
①我伏在桌上休息。
②李老師走進教室關切地詢問。
③李老師從辦公室拿來風油精擦在我的額角上,我感到舒服了些。
3.結尾
放學時,李老師又來關心我,我很感動。
(二)半框架作文訓練
1.題目:《一張電影票》
材料:
星期天下午,小琦拿著上午買的電影票高興地來到電影院門口。突然聽到有一位小朋友在檢票口前漲紅了臉在說:“我爺爺晚上要回鄉下了,誰能退張票給我……”小琦見到這情景,便把自己的電影票塞在小朋友的手中。
提示:這篇擴寫作文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具體寫清楚一件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擴寫的時候,要劃分段落。先寫小琦高興的緣由,并以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的心情;再寫一位小朋友等待退票時的焦慮而懇切的情態,還可以寫小琦矛盾的心理活動;最后寫小琦送票后的愉悅,并以此來點明文章的中心。
2.題目《媽媽笑了》
材料: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去外地出差,媽媽又要加班,只有我一個人在家。我決心抓住這個機會鍛煉一下自己。我克服了不少困難,做了……媽媽下班后,看到這情景,欣慰地笑了。
提示:原文只是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事情的經過部分,要同學們通過合理想象作必要的擴展和充實。從原文看,應該是“我”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掃房間,自己學做飯、洗衣等,擴寫時,要寫好是如何克服困難將事情做好的。
(三)無框架作文訓練
1.題目《誠實的孩子》
材料:
一個星期天,小琴跟爸爸到姑姑家去玩。午飯后,她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熱水瓶。晚上,小琴在爸爸的教育下,向姑姑認了錯。姑姑夸她是個誠實的孩子。
2.題目《暴風雨來到之前》
材料:
初夏的一天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風。“乒乓!”遠處傳來門窗的撞擊聲。冬冬想起……連忙奔向……可巧,李華也來了。于是兩人就一起……他們回家時,風更大了,一場大雨將要來臨。
要求:
①根據提供的材料,擴寫成一篇記敘文。
②要抓準“擴寫點”,展開合理想象,材料中三處省略的地方要補充完整。
③至少寫400字。
3.仔細閱讀《少年閏土)中的一段話,以《閏土在海邊》為題,把它改寫成一篇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