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年輕朋友對我說,在單位干的不舒心,太委屈了,自己懷才不遇,遇人不淑,當初想象的宏圖遠志,似乎越來越遙遙無期了。
我聽了,不僅想跟他說,這個世上,就沒有不委屈的職場,連蘇東坡這樣的天才,都一再的遭遇職場不幸,甚至差點丟了性命,更遑論我等普通人!
但蘇東坡有幾個顯著的特點,讓他數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1、樂觀積極
蘇東坡21歲時,已過五關斬六將,來到了殿試的終極考場,他的文章策論引起了主考官,當時的宰相歐陽修的推崇,評為第二。
通過殿試后,他被派往鳳翔擔任通判。這種集行政與監察于一體的中央官職,相當于空降地級市市長,是妥妥的從基層培養干部的節奏啊!
蘇東坡上任后,勤政愛民,帶領當地民眾干了不少實事,再歷練幾年,眼看著前途一片光明的新生活就要向他開啟!
任期屆滿回到開封的蘇東坡,正趕上時任宰相的王安石變法,但由于兩人政見不一,蘇東坡被迫離京,派往杭州,還任通判。這時的蘇東坡已三十歲了。
蘇東坡滿腹才學,以全國公務員考試第二的好成績進入職場,起點不可謂不高。
可是,在職場,特別是在古代公務員行列,有時拼的并不是個人能力,而是站隊。所以,主角光環這回事,似乎在他身上并不應驗。
但他有一個最顯著的優點,就是樂觀。林語堂評價蘇東坡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
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夠“既來之,則安之”。配合領導,勤懇務實,身體力行,將一名政府公務員的職責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他看來,做事無論成敗,都應該“盡人事”,而自已盡力以后,如果事還不成,那自已也就沒什么遺憾了。
對于現在初涉職場的人也一樣,假如你認為自已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你得踏下心去做事,去展示自已,才能讓上司或領導看出你與眾不同的能力。
如果你自恃才高,卻小事不愿做,大事不會做,時間久了,自已能力得不到提升,做事也會越來越邊緣化,領導自然不放心把更重要的項目交給你來做。
路是越走越順的,把職場的難題,當做鍛煉提升自已的機會,自已盡力了,如果還得不到重用,至少自已不用遺憾。
其實對于現代社會的領導而言,如果你樂觀積極,腳踏實地,他肯定愿意去發掘你更大的潛力,以使你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2、熱愛生活
蘇東坡已經這樣努力了,但他依舊被命運的黑手死死拉向黑暗的深淵。
在他34歲時,因為一首詩,被人誣陷入獄,經歷了生死未料的“烏臺詩案”。
出獄后,隨即被貶往黃州,常州,登州,后又被一路貶往密州、惠州,最遠來到了海南的儋州。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質后,依然熱愛生活。
蘇東坡就是這樣,不論到了哪里,面臨什么樣的困境或窘迫,他都能很好的發揮自已的優點,利用好資源,讓自已快速的融入當地的世情民情當中,也讓靈魂能夠好好的安放。
貶到杭州時,他“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無此好湖山。”
貶到黃州時,他“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貶到惠州時,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貶到儋州時,他“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正如卡耐基所說: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
對于我們來說也一樣。職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生活卻是貫穿我們一生的全部。就算我們的職場悲慘到讓你低到塵埃里,我們也要設法在塵埃里開出花來。
象民國最后的貴族郭婉瑩,就算文革時讓她打掃廁所,她也能把自已打扮的干干凈凈,一絲不茍,對生活有態度,讓自已有尊嚴。
也許你現在正在住地下室,一日三餐都不能保障,但相信自已,困難只是暫時的,除了職場的委屈,我們還應該看到頭頂的明月,路旁的花。生活是自已的,就看你如何去對待它。
3、培養自已的興趣愛好
人的一生,除了職場,其實還有好多值得讓我們去做去嘗試的。興趣愛好,除了可以為人生填充色彩,或許,還能為你打開通往世界的另一扇門。
蘇東坡他就做到了。
作為一個政客,他的耿直和“不合時宜”,無法得到當權者的青睞,但他卻在生命的這棵樹上,開出了其他更多的,形態各異的花。
他從宗教中尋求解脫,他將儒、釋、道三者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既出世,又入世,思想上既超脫,行動上又務實,濟世安民不影響他參禪悟道,暢游山水不影響他治國理政,三者和諧共生,又完美轉換。
他創新詞派,寫下了需要“關東大漢手執銅琵琶、鐵牙板”才能歌的豪放詞,一改宋詞香艷綺麗,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詞風。
他是個書法家,畫家,著名的《寒食貼》被當時及后世書法家極力推崇并大力效仿,與當時的書法大家米芾齊名;他的畫講求韻味格調,因喜畫竹,而為后人創下“胸有成竹”這個成語。
他還是個美食家,最典型的就是在黃州時,由于宋朝官方民間都流行吃羊肉,所以這里的豬肉價格非常低,他用自已的方法創制了“東坡肉”,既解決了吃飯問題,還為后世留下一道流傳至今的美食。
他一生的成就,拿出任何一個點來,都能媲美當時的大家,但他舉重若輕,身兼數“職”,且每一職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這樣的人生高度,經歷的酸辛苦楚,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我有好多職場朋友,也在工作之余培養了自已的很多興趣愛好。
他們有的,在工作之余,凝心聚氣,懸腕揮毫,幾年下來,字寫的有模有樣,本人也顯得格外氣定神閑。
有的喜歡健身,在肌肉的酸痛中,既鍛煉成了健壯優美的體格,又在日復一日的自律中,磨練了自已性情。
還有的,喜歡遠足,工閑之余,約三五知己,背上行囊,寄情山水,見天地,見眾生,自然而然,眼界會開闊,胸襟會博大,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不一樣了。
4
身在職場的我們也一樣,不要只把眼睛盯在當下的得失上,格局大一點,站位高一點,一時的委屈和不如意,不代表始終會如此。
就象球的彈跳一樣,到了最低點,肯定會觸底反彈,而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蓄力而為,堅守素志,做彈跳前最后的準備。
哪有什么不受委屈的職場,象蘇東坡那樣,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就試著改變自已。
畢竟,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你目前認為的山窮水盡,再堅持走幾步,說不定,就會迎來柳暗花明呢!
(魚羊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