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采薇人
朗誦:彩衣
視頻制作:彩衣
我是一滴水,在生活的海洋中暢游;我是一朵浪花,在人生的海洋中留下淡淡的軌跡。如果有一天你面向大海,去欣賞那無盡的浪花,請記住,我就是那其中的一朵,那一朵兒也許就是我。
——采薇人
住在內陸的人,倘若提起大海,就會引爆出一連串的反響。而每當這個時刻,我就會想起北戴河,想起那北戴河海濱的海石花。
海石花并不是什么木本或草本植物,她是地地道道的海生動物,生長在淺海的礁石縫上。說她是花,也并非名不符實。每當風兒住了,浪兒息了,她就會愉快地伸開觸角和身軀,開出紅、白、黃、黑五顏六色的花兒來。透過清澈見底、綠得發藍的水面,你會看到礁石叢中那一朵朵兒、一片片的海石花,在陽光下,在水里,竟相斗妍,煞為好看。
初到海濱的人,往往引不起對海石花的顧盼,而在那療養上一段時間的人,卻每每對她產生頗為濃厚的情感。也許,我正是這樣的吧。
記得我剛從北方煤城來到渤海之濱療養的時候,見到什么都覺得新奇。英、德式的建筑物,法蘭西的梧桐樹,滿院的瓊花瑤草,還有那晝夜可聞的海濤聲,曾使我目不暇給,心曠神怡。平日里,除了早晚在沙灘上散步,導游員還陪著我們西登聯峰山,東上鷹角亭,北覽“天下第一關”和游覽孟姜女廟,可謂是感慨橫溢,一飽眼福。日子久了,有些東西漸漸淡漠了,而有些更加新奇的,也許在別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在我心中悄然升華。
那是一次我到護士小徐家做客,她的愛人在煤礦工作,家中擺設盡管簡單,卻不失其素雅。尤使我感興趣的,是用白紗布繃帶吊掛著的一個玻璃罐子,里面盛著海水和一朵盛開的花兒,這便是海石花。小徐告訴我,她和她的丈夫都很喜歡海石花。由于這種花只能在海水中生存,她自己則幾乎每天都要給海石花換一次海水。這是真的。記得有一次我采回了一朵海石花,看到瓶中的水變濁了,便換了自來水,沒想到她卻很快地死去了。打那以后,不知怎的,尋覓和觀賞海石花竟成了我那段療養日子里的一件常事。
海石花是溫情的。她不象浪花那樣整日價喧鬧,也不似貝殼隨著每次潮汐把自己繽紛的身軀留在沙灘上待人挑揀。她把深沉的愛留在海底,注入了大海那坦蕩的胸懷。
海石花又是倔強的。她植根于堅硬的礁石上,任憑風浪拍擊,毫不動搖,毫不氣餒。一旦海浪初平,陽光下,她又會重新開放出那灼目的花兒來。
海石花還是無私的。她和大海同呼吸、共命運,海水給了她生命,她在海水中孕育著愛的蓓蕾。盡管她飲的是那般咸苦的乳汁,可卻展現給大千世界以絢麗的色彩。溫情、倔強、無私,這便鑄就了她大海一樣的性格。透過那湛藍湛藍的海水,我似乎嗅到了她氤氳四溢的香氣。
假期就要結束了。臨行前,熱心的小徐送給了我一朵海石花。依然是玻璃罐,上面系了一條紗布繃帶。走廊里不時傳來醫護人員同療養員們道別的笑語。我知道,這其中有許多礦工,都是沒來上幾天,就急于鬧著返的,
只是緣于醫生的勸阻,才免強留至現在。望著這海石花,我的目光凝滯了,腦際忽然產生了這樣一種聯想:這里的風光固然使人流連,但卻擱留不住礦工的事業心。他們大多是些勞動模范。他們在與大自然相搏中是那樣倔強,對生產上的每一次突破感到那般自豪。他們從礦山里來,卻又急于回到煤海中去。啊,他們似乎在每一點上都有與海石花同樣的性格。他們離不開煤海,離不開火熱的礦山,就像海石花離不開海水一樣。如果說海石花酷似顆顆璀璨的明珠,把瀚海盡情點染,那么礦工們在千尺井下,在萬頃煤海中所放出的光彩,不是比那瀚海明珠更為奪目嗎!
夜深了,海水漲潮了。一輪皓月將銀子般的光亮傾瀉給大海,遠處閃爍的幾點漁火與斑駁起伏的海水連成一片。
我帶著無比眷戀的心情,默默地 將那朵海石花放回大海,思緒伴隨著她向遠處飄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