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利用人的差異,形成優勢互補。
我們說人是有差異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人的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性格差異、氣質差異、知識結構差異、能力差異等等,一個人存在著許多與別人不同的特征。幾個班子成員在一起更會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如何理順和協調好這些不同的差異特征,使之成為一個合理的班子隊伍,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處理。①要有合理的年齡結構,總的原則是老、中、青結合,比如校長40歲左右,教導主任等負責一線工作的可以比校長小一些,其他崗位可大點。當然具體年齡結構要根據實際而定,但老、中、青結合可以使班子充滿朝氣、有闖勁,而又不乏領導團體的穩重,顯得較為合理。②性格、氣質要和諧、互補。校長要充分了解班子成員之間的差異。在班子成員選擇上要利用這種差異性,內向型的配外向型的,這樣更有利于班子成員的和諧相處,提高工作效率。否則就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如果成員中性格都直率易沖動,容易發生領導成員之間的爭強好勝,頂牛,在充滿活力的同時,會給人以不放心的感覺。③智能結構要優良。校長一定要從學校全體教師中選知識豐富、能力突出的人到班子成員中來,這樣才能樹立起集體的權威。在用人時不要考慮是否聽話,自己是否管得住,是否會超越自己,要懂得領導的藝術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能力特長。如果能者不及時地收到班子中來,施展他們的才能,就有可能轉化為工作的阻力。
用人的目的在于辦事,是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因事擇人,表現為工作為重,一切從工作需要出發,被任命者感到是被委以重任,需要努力工作,而要做到因事擇人,首先要有明確的崗位,只要這個人被安排到這個崗位上了,任務和要求就很明確了。其次,校長要對自己學校的教職工要有充分的了解,既要了解能力特長,更要了解師德、性格特征。因人設事,教師會把職務看作校長好惡左右的權益,會使其他人的努力成為無意義,學校工作會步入一個唯校長好惡為工作標準的怪圈。
學校領導的作用不僅來源于領導個人,同時也來源于學校的領導集體。學校的領導班子即學校的領導集體,是由校長和中層干部按一定程序產生并行使領導職能的統一整體。學校的重大問題都要交集體討論決定,避免校長個人決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調動各成員的積極性,校長要重視領導班子的作用,尊重班子所作出的決定。校長要處理好同中層干部之間的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在職責分工上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
校長是學校法人代表,對外代表學校,對政府主管部門承擔學校管理的全部責任,是上級教育行政機關與本校師生的橋梁和紐帶;對內主持學校工作,全面負責和領導學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中層干部是校長的助手,負責實施學校某個或某幾個方面具體管理工作,是學校領導集體中的成員之一,協助校長實施學校工作計劃,完成學校全面管理任務。
3、在情感上是同事加兄弟的關系。
校長與中層干部為了學校工作,時時刻刻地打著交道,形成了非同尋常的同事關系??梢詾橐患马樌匦纬晒沧R,也可以為某件事各執己見,甚至發生一些爭執,這是不可避免的。同時通過交往,往往可以形成深厚的友誼,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地。這對于搞好班子團結,形成班子凝聚力、強大的戰斗力是很有幫助的。我們要很好的珍惜這種工作中形成的友誼、默契,并要努力深化這種友誼、默契的關系,使之發展為親兄弟般的關系,這樣大家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用弱棄強。
有的校長不敢使用能力突出、有主見的教師。害怕任用后自己比不上他們,影響自己的地位和形象。而喜歡任用一些能力比自己差、能聽自己話、缺少主見的人,以為這樣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工作也會順利些。這樣做的結果會造成校長一人說了算,大事小事都找校長,在位的做不成事,能者得不到機會,使學校什么工作都抓不起來,且班子沒有威信,最終把學校搞垮。
4、校長切記不要把中層職位作為對自己有好處的老師的回報,而不考慮教師的能力、師德,這純屬一種對學校、對事業不負責任的行為;單純使用年輕干部或者單純使用中老年干部等等,都不利于中層干部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