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處理好學生與課堂教學的關系,讓學生喜歡課堂教學,這是“愛的教育”的第一個層次。目前,大多數老師把“愛的教育”停留在讓孩子對課堂學習有興趣上,教師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這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這種“愛的教育”,大都處于感性層面,還缺乏深刻的情感支持。
2、處理好學生與學科的關系,讓學生喜歡自己教授的學科,這是“愛的教育”的第二個層次。學生不僅對老師的課堂教學感興趣,而且喜歡學科本身,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層次,必須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產生高峰學習體驗,也就是積極的學習成功的激勵。
3、處理好師生關系,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這是“愛的教育”的第三個層次。要讓孩子喜歡自己,不僅僅是給孩子一點掌聲,給孩子一張燦爛的笑臉那么簡單。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家庭、學生的生活、學生的心靈,讓孩子感受老師的愛,理解老師的愛。
4、處理好學習與人生的關系,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學習,這是“愛的教育”的第四個層次,也是最高層次。優秀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更關注學生的人生。教師必須在教書的同時,承擔起育人的責任,引領孩子對學習、對教育產生深刻的興趣,有自己的高峰體驗做基礎的對學校的愛,對學科的愛,對學習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