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生活中,課堂時間是其寶貴人生中一段重要時光。正是在課堂這個主要的學習場所,在教師的指引下,孩子們獲取知識,鍛煉了能力,培養了美好的德行。所以,課堂應該關注孩子各方面的發展,課堂應該是發展性的課堂。
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門課程都應擔負的責任。有些學生之所以學業水平較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思維能力比較弱。在課堂上,面對老師的提問,成績好、思維快的學生可以快速地回答,但遇到思維較慢,或者表達較慢的學生,老師就沉不住氣了。若此時教師能有耐心,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稍加點撥,學生定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這個過程恰恰就是促進他們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過程。
教師在課堂上要持續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一是關注學生的錯誤點。課堂是容易出錯的地方,作為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機智,并巧妙地加以利用錯誤資源,學生的錯誤點可能是教師課堂上著重要教的,也是課堂的著力點所在。二是關注學生的思考點。巴西著名學者弗萊雷曾說過:“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彼赋觯挥性诰哂袆撛煨院团行缘摹皩υ捠浇虒W”中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問是教學對話的關鍵。提問卡殼時,不要著急,放慢速度,留足學生思考的時間,有效的對話才能點撥思路,指明方向,共同找尋解決問題的鑰匙。
關注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溫儒敏教授曾指出:“應當強調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想象力。”中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在課堂上常會有貌似錯誤的“驚人”之語。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實踐。教師的智慧就在于,善于傾聽并指明方向,而不是簡單的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是非評判。
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的冒險,教師可以多向學生推薦《高速營救》《馬小跳發現之旅》《魔法學?!返茸x物,多在教學設計中“賣關子”、設懸念,吸引著學生漸入佳境,享受學習過程,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鍛煉思維能力。
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蘇聯倫理學家季塔連科說,“情感,特別是道德感,在生活中起著使人高尚的作用,沒有它們,任何真正偉大的東西都是不可能有的”。情感在學生道德發展中具有獨特作用和特殊價值。課堂上,教師應該留心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資源,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
關注學生基礎知識與能力的發展。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不僅要教授知識,更要培養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對于糾正灌輸式教育的偏差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據筆者觀察,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種矯枉過正的現象,比如,有的專家學者過多地提升能力培養的作用,一味忽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育的作用。在這種導向下,學生的知識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字寫得越來越潦草。沒有充足的知識與技能基礎,何談能力的培養甚至提高?
具有發展性思維的教師,會認真觀察、傾聽并且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著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努力創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學生的智慧火花在輕輕一“點”間不斷迸發,盡顯其個性、靈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