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除了留給我們數不盡的名勝古跡,奇珍異寶,還有就是很多非物質遺產。比如民間的手藝、傳統的京劇、甚至是如今再看很多人看來有些老套的俗語。但其實它代表的是古人的智慧,是古人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隨著科技的發展,有很多古時俗語蘊含的內容已經被證實,有的證實為真,有的證實就是假,比如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句“門前墳,屋后水”,古時被奉為圭臬的俗語,今天我們就把它當成了封建迷信。至于為何這樣說,小編給大家細扒一下。
這句話從字面理解還是很簡單的,就是門前有墳,屋后有水。在古的時候這種房屋布局是大忌諱,大家都搶著要避開呢。因為在古代,屋子怎么建,那是有大講究的,即便是像皇宮這樣的地方,那也是要陰陽相符,風水協調的。更何況還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村。人們認為如果門前有墳墓,那墳地就會對子孫不利,恐世代都會收到影響,這一家都不得安生。當然就這句來看,今天肯定也是受用的,誰家門前有墳地,都是要心里不舒服的,覺得不吉利。
主要這句俗語的關鍵在后半句:家敗人亡子不歸。接前句屋后有水,今天很多人都覺得水是源,有水的地方才有靈氣,但是古代不完全認同這個說法,尤其是在屋后有水,古人會覺得水會腐蝕房基,房子不會穩固,時間久了就會有屋毀的危險,而且最后一定會家敗人亡的。因為這樣糟心的環境,肯定家里人不愿意再住下去了,那只能遠走,慢慢的家族就會衰落。所以古人建屋,最大的忌諱就是,一定不要選屋后有水的地兒。但顯然,用現代的眼光看,這后半句其實是靠不住的。
你看那些度假的地方,那個不是靠山靠水,就是城里建設的小區,大家也都愿意選擇那些有假山有小湖的地方,這都說明了大家對于水的看重。所以這句話被認為是完全的迷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要小編看,建造房子還是要看實用性,要建牢建好,至于其他的風水,那沒必要太在乎,非得去糾結它。你們說呢?古代的俗語,有道理,有科學依據的,我們要保留這些傳統,但如果只是糟粕,我們就不要再去宣傳和信奉了,以免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困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