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林黛玉,很多讀者想到的就是“小性子愛惱人”,說話尖酸刻薄,不好相處。還有讀者說,林黛玉若生活在現代,肯定適應不了社會。有些男讀者則表示,娶妻一定不能娶林黛玉這樣的,多病多愁、還小心眼。曾經我也這么想,但反復讀過幾遍原著后,我發現完全是誤解,其實她一直很寬容大度。
【一】賈母宴請劉姥姥那回,黛玉行酒令時,說了兩句《西廂記》里的詞。那個年代閨閣小姐讀《西廂記》是很丟人的事,所以寶釵就特意叫了黛玉,私底下教導她不要讀這些雜書。為不讓黛玉難堪,寶釵還把自己小時候也讀過這些書抖出來。
黛玉聽了寶釵的教導,又羞愧又感動。她感動的是寶釵竟如親姐姐般教導她,一心為她好。所以從此之后,她就把寶釵當成了親姐姐,再不曾懟過寶釵。后來,她又和寶釵掏心掏肺說心里話,完全放下對寶釵的防備。
寶釵也和她傾心以對,給她分析病情,勸她保養身子。聽了寶釵這些話,黛玉更加感動,于是她當寶釵的面說:
黛玉居然當著寶釵的面就說自己多心,承認自己錯了。一個人心胸要多寬廣,才能如此當面檢討自己,承認自己錯怪了對方呢?這一點我自認做不到,即便心里明白誤會了對方,也做不到如此當面檢討認錯。這樣的心胸還說小性子的話,那世上就沒大度的人了。
【二】湘云很愛懟黛玉,但黛玉從沒生她的氣。比如有一回,湘云和襲人在寶玉屋里說黛玉如何小性子愛惱人。特別是襲人,又說林姑娘懶,一年也沒見動針線,又說寶姑娘心里寬大有涵養,林姑娘如何小性子。當時黛玉就在門口,恰好聽到她倆的對話,但她一點都沒計較,完全和沒事人一樣。
寶釵生日那天,因為湘云心直口快,順著鳳姐說戲子像黛玉。黛玉本不在乎,可寶玉卻多事,怕湘云得罪黛玉,于是忙向湘云使眼色。因為寶玉這個眼色,黛玉和湘云都生氣了。
湘云立馬就回去收拾東西,說要回史家去。寶玉趕忙去勸她,說自己要是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萬人踐踹!。這時湘云說了幾句話,直接抱怨黛玉小性子,特別是最后一句:
要知道這時候黛玉就住寶玉旁邊呢,湘云這些話她聽得一清二楚。大家可見黛玉生湘云的氣?黛玉不僅沒生氣,反而沒多久就去找湘云玩了。再比如寶琴來的時候,湘云又當眾拐彎抹角說黛玉吃寶琴的醋。黛玉聽了不但不惱湘云,還和寶琴很親密。若說這樣的為人還算小性子的話,我真找不到大度的人了。
【三】黛玉不僅對待主子大度,對下人也一樣。比如有一回夜里,寶釵派了董婆子給黛玉送燕窩。當時黛玉見了董婆子送燕窩來,又是道“費心”,又是吩咐丫頭招呼董媽媽喝茶,又說自己誤了董媽媽會賭局發財,還吩咐紫鵑打賞董媽媽幾百錢。還一次是寶玉的丫頭墜兒去給黛玉送茶葉,黛玉隨手就抓了一把錢給墜兒。
可見黛玉其實對下人也很寬容大度,除了周瑞家這樣看人下菜碟的外。更難得的是,她還親自教香菱作詩,根本沒有擺姑娘的譜。總說林姑娘“小性子愛惱人”,可她到底惱過哪個下人了?倒是見她常常對下人寬容大度。對別人的奴才丫頭尚且如此,對她自己的丫頭婆子就更不用說了。正因如此,紫鵑才和她情同姐妹啊。
因為前期黛玉常常和寶玉鬧別扭,她的確在寶玉面前耍脾氣,動不動就又是哭又是惱。其實她這樣鬧,不過是因為不知道寶玉心里有沒有她罷了。加上薛家的“金玉良緣”惹得她十分擔心,她又沒父母做主,所以就只能常常鬧一鬧來試探寶玉的心了。
不僅讀者沒讀懂黛玉為什么惱了,連《紅樓夢》中人也常常誤解她,以為她是小性子。其實她不管是鬧寶玉也好,尖刺寶釵也好,打趣湘云也罷,都不過是不放心寶玉而已。只要和寶玉無關的事,她基本不計較。
但寶玉這個豬男友卻不懂她的心,居然在湘云說戲子像黛玉時,給湘云使眼色,其實黛玉根本不在乎此事。更可惡的是,他在哄湘云時,還對湘云說“林妹妹是個多心的人”。連寶玉都誤解了黛玉,就難怪有些丫頭會說林姑娘小性子了。
再者,黛玉是賈母心尖上的肉,萬事拿她做擋箭牌,就不敢有人說什么。但這樣一來,她就成了眾矢之的了。比如寶釵撲蝶時,聽到小紅和賈蕓私相傳授手帕的事,她就拿黛玉當擋箭牌了;藕官偷偷燒紙被婆子發現了,寶玉還說是黛玉讓燒呢;
平兒為躲邢夫人要鴛鴦的事,就去園子里逛了,王熙鳳也說是黛玉叫去了;雪雁不愿意借素服給趙姨娘的丫頭穿去吊喪,她也說她的衣服都是紫鵑和姑娘管著。總之黛玉常常被人拿去做擋箭牌,這做多了擋箭牌,能不被人嫉恨嗎?嫉恨多了,當然就更認為她小性子了。
總之,我認為讀者和《紅樓夢》中人一樣,都誤解了黛玉很久了,她真的不是小性子的人,相反,她很大度很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