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跟同事的小孩玩了一下午,總感覺現(xiàn)在城市里的孩子都好可憐。他們只有在幼兒園的時候才有一些小伙伴一起玩,但由于很多家長又過于害怕小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所以就在小朋友的交往中,也加入了太多大人的觀念,使孩子原本應(yīng)該很純真的童年也不在那么純真了。
那么在古代的詩詞里,小孩子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來簡單地看一下。
辛棄疾有一首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清平樂·村居》:
這是筆者比較喜歡的一首詩。從中可見古代的小孩無論多大,都會幫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大一點的可以下地勞作;稍小一些的沒那么大力氣,只能做一些編織工作;而年紀(jì)最小的天真無邪,在小溪邊剝蓮蓬來玩。這也讓筆者想到了自己童年的時候幫家長下地割小麥、種玉米、挖紅薯的歲月,那個時候的累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卻了,當(dāng)時的很多抱怨如今想來也成了最美好的回憶,那時候幫家里做任何事都覺得很有意義,也很有樂趣。而現(xiàn)在城市里的孩子是體會不到這樣的生活了,只能在公園和游樂場里漫無目的地瞎跑,不知道等他們長大之后回憶自己的童年,還有沒有一些可以回味的東西。
其次筆者記得比較清楚的一首詩是唐朝胡令能寫的《小兒垂釣》:
小時候無論多么簡單的事情,都覺得很有意思。這種單純和專注是我們現(xiàn)代的小孩所缺乏的。筆者好幾個同事的家里都是滿滿地擺了幾屋子的玩具,但是小孩總是玩不到十分鐘就再也不玩了,于是越扔越多,卻還要不停地買。大人想要通過玩具來填滿孩子缺少玩伴的童年,但這樣只能讓小孩越來越覺得空虛,讓他們失去對一件小事的專注和樂趣。現(xiàn)在我們哪里還見過詩歌中學(xué)習(xí)垂釣的那個小孩的童真呢?
要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幼兒園放學(xué)回家后,就只剩下了自己,父母忙著各自的工作,并沒有那么多的耐心陪同,也不可能真正融入到小孩子的生活中。所以筆者在跟同事的小孩玩耍的時候,總能感覺到他內(nèi)心有一種很明顯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