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勿以人負我而隳為善之心,當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報也。縱遇險徒,止付一笑。——林逋《省心錄》
不能因為別人辜負了我,就打消行善舉的念頭,當初我幫助別人的時候,只是心里不忍而自然做出的行為,并未想到要報答。就算碰上了忘恩負義的人,付之一笑就可以了。
2. 樂莫樂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貪。
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行善——做好事,樂善好施。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貪婪。
3. 為善如負重登山,志雖已確,而力猶恐不及;為惡如乘馬走坡,雖不鞭策,而足亦不能制。——《省心錄》
行善舉就像是背著重東西爬山,志向雖然已經確定了,力量卻還恐怕不夠要勉勵自己不斷努力;作惡事就像是騎著馬匹走下山坡,就算不鞭打,馬的腳步也不會停下來。
4. 善人流芳百世,惡人遺臭萬年。
行善者美名流傳后世,作惡者遺臭萬年。
5.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周易· 系辭下》
善事做得多了,才能夠成就其好名聲。惡事做得多了,便會使得自身走向滅亡。
6. 施舍不倦,求善不厭。——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三年》。
善于資助困難的人好不懈怠,善于從善的人,永遠不會滿足。
7.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寺占多。
書中好話,教人行善;寺在名山,平添秀色。
8. 有功而不賞則善不勸矣,有過而不誅則惡不懼矣。——漢·劉向《說苑·政理》。
對有功勞的不給予獎賞,行善者就得不到鼓勵;對有過錯的不施予懲罰,干壞事的人就無所畏懼。
9.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禮記·緇衣第三十三》。
慶:行善。君王擁有美好的善行,天下的臣民都能受到其恩惠。
10. 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凡事不宜癡,若行善則不可不癡。——《幽夢影》
凡事都不宜太過苛求,但讀書就不能不苛求一些;凡事都不宜貪婪,但買書就不能不貪婪一些;凡事都不宜太癡迷,但行善就不能不癡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