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青銅鎏金佛塔
現收藏于法國楓丹白露宮,金塔高約 2米,頂部為日、月、傘和三寶,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日、月鑲嵌巨大的綠寶石。中間的半圓體中有一佛龕造型,佛龕中為釋迦牟尼像,形態自然、鑄造藝術十分精湛。下部四方體有雄獅托起了整個塔體造型,金塔各層鑲嵌著許多珍貴的綠寶石,十分罕見。這是圓明園中的絕世珍品,是無價之寶。
圖二:虎鎣
虎鎣是西周青銅器,距今約3000年,原為清宮皇室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從圓明園劫掠獲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在英國拍賣,我國海外買家以41萬英鎊買下后送回祖國。歷經160年虎鎣終于回家了,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三:銅胎掐絲琺瑯麒麟
銅胎掐絲琺瑯麒麟是一件清代琺瑯器,出自圓明園。1860年被法國列強奪走,獻給拿破侖三世,收藏于法國的皇室。有專家說,這只琺瑯麒麟在造型和品質上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可惜,在2015年3月被人從巴黎楓丹白露博物館中神秘盜走,至今下落不明。
圖四:康熙玉如意
康熙玉如意是用一整塊名貴的白玉雕刻而成,長約半米,顏色是白中透綠,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狀。如意手柄頂部銘文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的銘文是:“敬愿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玉如意是康熙年間供人把玩的玉器,現藏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五:十二獸首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當年呈八字形排列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一個水池兩邊,輪流噴水,被時人稱為“水力鐘”。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制作得自然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銹蝕,尤為珍貴。目前,在各界人士的不斷努力下,已有8個獸首回歸祖國,其中龍首在臺灣保存,但是蛇首、雞首、狗首、羊首仍然下落不明。專家直呼可惜,何時十二生肖才能聚首?
圖六:《圓明園四十景圖》
由清代宮廷畫師沈源、唐岱繪制,并由乾隆題詞。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京西五園三山時,將這四十幅畫掠奪走,現藏于法國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自從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以來,不僅堪稱“東方文化藝術寶庫”的中華園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隨之被英法聯軍擄走(包括這40 套80幅乾隆年間繪成的圓明園全景圖),并一直不肯歸還中國。
圖七:圓明園復原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的一組數字: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這兩個統計反映了一個事實: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超過1000萬件。多么龐大而讓國人心痛的數字啊,小編在這里呼吁大家為社會奉獻一份微薄的力量,“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隨著祖國的不斷強大,相信讓“國寶回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