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歷代詞概述
(三)南宋詞
南宋初期,出現了許多愛國詞人,把詞發展到高峰。著名詞人有李清照、張孝祥、張元干、岳飛、朱敦儒、陸游、辛棄疾、陳亮、劉過等。他們致力于建立愛國主義詞作的新傳統,對于豪放剛健的新風格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貢獻。特別是辛棄疾、陸游、陳亮、劉過等,進一步發展了南宋詞。
李清照的詞有很高的造詣,別是一家。如:“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這種愁苦之詞所反映的不僅是個人感情,同時也是南渡人士別離鄉土國破家亡的共同哀愁。
張孝祥是影響較大的詞作家,風格豪放是其主要特征。他的寫景抒懷的作品,意境與蘇軾相近,例如他的《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髪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在今夕何夕!
此篇可與蘇軾的《赤壁賦》相媲美。他的寫景小令情景交融,給人以美的感覺。如他的《西江月》小令: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岳飛并不以詞知名,而是以英勇抗金知名。他的《小重山》詞,表現了對和議的不滿和有志難伸的痛苦心情: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他的《滿江紅》(怒髪沖冠)詞,是否岳飛所作?頗有爭議。最先是清代余嘉錫提出疑問?岳飛冤案平反之后,其孫岳珂將岳飛所有文章、詩詞編成《金佗粹編》一書,后又編《金佗續編》,均無此詞。但是,這首詞慷慨激昂,胸懷遠大,殺敵報國,耿耿忠心,令人起敬。
陸游詞主線是愛國思想和人格力量抒發報國之志不得伸展的憤慨為主,風格也和他的詩一樣,奔放激昂,沉郁悲壯。如《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他的詞他的詞也有柔婉之作。《釵頭鳳》就是一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辛棄疾以詞名世,其傳世之作600余首,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都堪稱兩宋詞人第一。辛詞反映了生動地哀怨和歡樂、民族的悲憤與希望,使詞獲得空前的藝術力量。浩邈深沉的家國之憂,是辛詞所抒發的重要情感;抗金復土,是辛詞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此外,還寫了大量的山水詞、田園詞,可謂多姿多彩。成為詞壇的權威和典范。辛詞的愛國思想與戰斗精神強烈,他的登臨懷古之作別有韻味。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詞表達了一種悲壯蒼涼的情緒,并且表示自己還能為國出力。他的描寫民間生活的詞也十分有味。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筆調輕快,語言淺明,情景真切,仿佛能聞到田野濃郁的芳香氣味。又如他的《鷓鴣天·代人賦》:
陌上柔條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這首詞寫山村春色,著筆于桑芽、蠶種、牛犢等,都是有生氣的農村景物,表現了他對農村的熱愛之情。
在辛棄疾之后有岳珂、黃機、戴復古蔣捷、汪元量等辛派詞人,都有一些好的作品。南宋后期,愛國主義的詞大為減弱。以姜夔、史達祖、吳文英、張炎、周密等,依附于權貴,刻意追求形式,注重詞調的聲韻和文字雕琢,遠離現實,只為上層服務。他們崇尚雅詞,反對俚詞,把詞作為士大夫階層附庸風雅的工具。(歲寒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