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
荷花原產中國,《詩經》早已載錄之,如《陳風·澤陂》之“陂澤之陂,有蒲與荷”,及《鄭風·山有扶蘇》之“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句說明荷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荷的珍貴之處在于“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的品德及節操,受到歷代詩人文士的贊頌,名詩例句很多,也是中國文學作品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植物之一。荷各部分器官都有2名稱:葉柄稱“茄”、“葉為“蕸”、花為“菡萏”、膨大的地下莖稱“藕”、不膨大而細長的地下莖稱“蔤”、果實稱“蓮”,種子稱“的”、種子內部的胚及胚根稱“薏”、果托稱“蓬”。除植物體各部位的特殊名稱外,出現在詩詞中的荷花名稱有以下多種:
●荷:荷是本名,但只有葉及花能冠以“荷”字,即荷葉、荷花,其他各部分器官,如藕、子(果實)等通常不冠以荷字。根據統計,唐代以前的文獻多以荷為名,如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狈鸾虃魅胫袊?,蓮的使用才盛行起來。
●蓮:唐宋以后的詩詞,蓮、荷出現的次數已幾乎相等,如白居易《龍昌寺荷池》:“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焙傻母鞑科鞴倬芄谝陨徸?,如蓮葉、蓮花、蓮蓬、蓮藕等。就如上文所說,蓮一名的盛行可能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
●芙蓉:芙蓉也是荷的古稱,《全唐詩》出現“芙蓉”的詩句篇章亦多,白居易的《感白蓮花》:“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奔礊橐焕?/font>
●芙蕖:根據荷開花已否,也有不同名稱:已開花者稱“芙蕖”,未開者謂“菡萏”,如厲鶚《白蓮黃》:“蕭條白芙蕖,池荒香不發?!比欢?,后世并未嚴格區分兩者,而且有時還要按詩詞格律平仄及音的需要來使用。開紅花的荷,有時也稱紅蕖,如杜甫《狂夫》:“風含翠筱娟娟靜,雨裛紅蕖冉冉香?!?/font>
●菡萏:歷代以菡萏稱荷花的詩篇均較前四者少,,但也不乏名句,如白居易《題故曹王宅》:“池荒紅菡萏,砌老綠莓苔?!?/font>
●藕花:荷的地下莖稱蓮藕,自古即為重要菜蔬,是中國食品料理的主要材料。因此詩詞中偶有以“藕花”稱荷的詩句,如施肩吾《贈女道士鄭玉華》:“玄髪新簪碧藕花,欲添肌雪餌紅砂?!?/font>
此外,由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自周敦穎的《愛蓮說》之后,也有詩人以“君子花”稱之。
(載潘富俊著《草木緣情》——歲寒齋主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