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溫庭筠《過分水嶺》
一股泥土的清香撲面而來,那些在石逢間流淌的音符,晶瑩中透出清涼。
野草披散著長發,古樹蒼老的臉上長滿青苔。此時,清麗和滄桑雜糅在一起也是和諧。
溪水清冽,映照著山野一朵怒放的小花。而一些思緒,伴隨著水的流動在微微跳動,一些寂寥則泛著安靜的光。
前方墨綠色的夢,令人憧憬。溪水潺潺走著,專心擁抱著乖巧的小石子。那些石子靜靜躺著,敞開心扉聆聽生命里的寂靜。在流水里,我的夢想可以走得很遠很遠。
崎嶇溝壑在身后隱退。而溪流一直朝前走,那是唯一通向大山外面的未知。巍峨的大山,和那些好奇又不安分的種子,相惜相伴、無畏無懼,貼緊大地溫暖的胸襟,諦聽著遠方大海的心跳。
水流漫過月色。輕輕地,又漫過我的身體,徜徉在清幽的夢里。懷想起離家時的一幕,故鄉的小溪呵,是不老的鄉愁,更是母愛的海洋。而我,只是故鄉放飛的風箏,收起的線就篡在親人的手里。
如果有一天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我的靈魂,是否會在孤獨中枯去?
夜宿嶺頭,枕邊有溪水流過,靜靜地融進我的生命。或許途經三天三夜的跋涉,就可以喚醒沉睡的鳥語。今夜,那些如水的溫柔,仿佛懸在天邊,化而為露,濡濕我思鄉的夢境。
夢里那一汪一汪的水,像極了親人的眼淚,匯成一條奔騰的溪流,飛越千山,跨越萬水。而靈魂,卻始終向著故鄉皈依。
是啊,詩人永遠是一個走不出故鄉的人,就像山里的小溪,永遠走不出大海的眼睛。
十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李商隱《涼思》
秋色深深。紛飛的落葉,旋出一片蕭瑟的氛圍,讓人徒生蒼涼。
掛滿寒露的枯枝,仿佛是一位勇者,為秋天作最后的堅守,更把一份思念與溫暖,蓬勃在游子的心中。
那個瘦削的身影,在夢里依舊佇在春天的水湄。而今,默默仰首,獨望大雁南飛。那離群孤雁的一聲鳴叫,讓風中的思念突然被驚醒。
光陰的碎片,在風中飛揚。一年一年的秋風,自北向南吹來;一年一年的守候,自遠方的信箋開始。
一抬眼,又是一度清秋。一場寒風,讓青澀的思念漸次成熟。
一瓣一瓣酸甜的心事,就藏在夢的暖色里。還是讓風裹緊松散的日子,把生命中的溫馨凝聚在枝頭,像內心的一朵火焰,在涼意里撲哧跳動。
在季節的低處,那些跌宕的蟬鳴,那些紛揚的落葉,甚至是水面上小小的漣漪,都渴望平靜下來,且能沉靜到禪的心境。
一抬眼,又是一度清秋。風把一只大雁的翅膀展開,天空就高遠了。遼闊的蒼穹,映襯季節的安謐,像一面透徹的鏡子,映照天地日月。
歲月的渡口,總有一雙性急的眼眸,在把那一葉帆影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