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講到自律的人生,像開了掛一樣。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做得到自律,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自律意味著你必須有所放棄,不能全部都要。自律這件事情,不僅局限于肉體或時間,還是思維模式的修正和改變。
自律本身是一件艱苦的事情,因為自律意味著你需要和自己的天性作斗爭,是對自己欲望的節制。
要想變得自律的話,我們需要實施的方法有:
一、推遲滿足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總是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把不喜歡的事情放到最后。先玩游戲再寫作業,先刷朋友圈再寫報告,為了享受透支信用卡……
然而前面的享受往往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最后要完不成工作或學習的時候,先前的美好和開心瞬間即逝,留下的只有焦躁和后悔,所以我們要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后甜。首先,面對問題并承受壓力;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快樂。也就是設定“苦”和“甜”的次序。
二、設立目標,堅持原則
設定目標之后,需要堅持“無一例外”的原則。
比如說,目標是在2個月內瘦下10斤,那就堅持在達到減肥目標之前,所有高熱量的食物都不吃,一點甜食都不碰。
如果不堅持這項原則,那么每次面對高熱量的食物和甜食時,都必須決定是否要放縱自己。
三、一次只設立一個目標
在讓自己變得自律的道路上,很多人會一次性給自己定下太多的目標。比如:半年內練出馬甲線、每天堅持跑步、一周看兩本書、每天堅持學英語、一年存夠10萬元......
然而,毅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樣,會產生疲勞。同時設立太多的目標,通常無法堅持實施下去。
所以前期一次只設立一個目標,目標完成或養成習慣后,再設立其他目標。
四、一個目標分解成n個小目標
太多人幻想著能夠一蹴而就,一夜之間達成目標。
當完成一個任務所需的時間跨度長、難度大時,很多人容易半途而廢。
這個時候,需要學會對任務進行分解。
比如,我要半年內能用英文簡單交流的目標可以分解成:我每天都要背20個單詞,背一段英文對話,看一小時英文電影等。如果每天能完成這些小目標,那堅持半年,這個大目標實現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早點自律,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學會自律,從今天開始!開了掛的人生,你也可以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