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做朋友,才能說出彼此的心里話
和孩子一起成長,讓思想更接近,做他們的朋友
對很多人而言,能和自己說心里話的,往往不是自己的親人,而是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尤其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有很多家庭是缺乏溝通的,這也許不是代溝這樣簡單。
在很多家庭之中,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所經歷的每個階段,都不在一個對等的關系上,要么是一方聽從一方,要不就是一方依附一方。管教或者嬌慣,讓家庭中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各自需求變得十分明顯,但這種明顯卻往往停留在表面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而在這個時候要用原來的方式對待孩子,父母是很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的。而恰好這個階段,孩子也在逐漸形成自己的朋友圈,而這些圈子都是自己的同齡人,有著相似的煩惱或者喜悅。
這樣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明顯了,所以要沿用原來的方式,可能就會讓孩子被動的陷于被了解的狀況,就如同個人隱私被別人偷窺一樣,會加大相互間的距離。
所以,要想和孩子交心,就必須有有效的交流,而這種交流就必須是孩子主動,發自內心的交流。
要讓孩子主動和自己交流,就必須成為他們的朋友。這樣的關系是需要從小來養成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事情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對的要采納并給予肯定,不對的要糾正并講明道理,讓孩子心悅誠服。從小建立一種對等的互動關系,也才能成為朋友。
同時,作為父母要做生活中的模范,不能職位高低、能力大小、是否有錢,但要做一個努力的人,在自己所在的范圍內和能力范圍內,努力做到最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和努力,樹立好的榜樣。
父母是最親近的人,也應當是最了解孩子的人,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己也要成長,要跟隨時代一起進步,讓思想和孩子們的思想差距變小,接受新事物,與他們同步,尋找共同話題,這樣才能讓思想更接近,家庭更和睦。
肅竹2019.8.22.21:10于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