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來小組工作已經七個多月了,記憶猶新的是元旦前幾天的培訓。雖然講得時間不是很長,但對于像我這樣剛從技術口步入這么重要工作崗位的學者來說,簡直是一劑良藥。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剛從學院學術氛圍中走出來的我,過慣了學術領域里慵懶散慢的工作生活,習慣了技術領域里的工作作風和日常工作行為,但當我走上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時,這一切都是那么地行不通。
一貫秉持“創安全解決方案,成金融資本偉業”的工作理念。的確,一個單位應該是一個團結戰斗的集體。這個集體靠什么來維系、來支撐呢?那就是精神和理念!這種精神和理念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它激勵每一位成員為之奮斗努力。而事實證明我們小組走這條路是正確的。在會師動員大會上講師的第一句話,“知道沒有作用,知道并做到才有力量。”好高騖遠是我們這代人的通病,總以為大學畢業應該找個好單位,干一份體面的工作。可現實的殘酷很快讓我們的夢想破滅了。回頭看看我所經歷的路,才知道腳踏實地才是真。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雖然每個人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頭苦干、兢兢業業就能干出一番事業。好高騖遠、作風漂浮,終究是一事無成。因此,真正靜下心來,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養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良好習慣。
針對講師讓我們學習的“個人執行力”讓我從中有很多體會。辦公室的工作千頭萬緒,任務雜。不僅要一絲不茍地對待,更要突出重點,扭住關鍵。從大處著眼,從細處著力。做好這些更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嚴格要求,主動適應工作的需要。
“快”,只爭朝夕,提高辦事效率。“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弘揚“立即行動、馬上就辦”的工作理念。堅決克服工作懶散、辦事拖拉的惡習。
每項工作都要立足一個“早”字,落實一個“快”字,抓緊時機、加快節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時刻把握工作進度,做到爭分奪秒,趕前不趕后,養成雷厲風行、干凈利落的良好習慣。
“新”,開拓創新,改進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創新,才有發展。面對競爭日益激烈、變化日趨迅猛的今天,創新和應變能力已成為推進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我們更應該隨著時代的前沿前進。
最后,誠摯的感謝部門領導和同事在工作中對我的幫助和關心,也感謝組織給了我這樣的機會,我將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近來讀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對“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書中說:在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不缺少各類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規章條款不折不扣地執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
聯系自己的實際工作,如何關注每個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好,真的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始終如一、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件事就顯得更不容易。事實證明,用來衡量一個人對工作的熱愛程度和自身素質高低的標桿,往往就是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看似不起眼,無所謂的每一件小事。重視 “點滴”,對自己的工作精雕細琢,只有這樣,才會表現出修養,能把握住機會,能夠實現目標,才能使自己的成果猶如真正的藝術品,經得起細心地觀賞與品味。
對一個培訓機構而言,品牌優勢代表著教育質量和服務質量。而教育質量和服務質量源自于從上到下、從始至終的精細化的管理,而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又源自于每一個個體的工作責任心,如果每一個個體都能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把握和處理好每一個細節,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正如《細節決定成敗》書中所揭示的一樣,精細化管理要求每一步都要精心,每個環節都要精細,每項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出成績。目的就是要大家把平時看似簡單容易的事情用心做好。要甘于平淡,拒絕浮躁,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確保質量。
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給人啟迪,催人警醒,使人受益匪淺。“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本著細節決定成敗的態度,科學、規范、嚴謹、認真地把握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讓精細孕育出完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