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曹雪芹筆下的史湘云是可愛的,活潑開朗,即使父母雙亡,她依然保持著她獨有的真誠和豁達。她和林黛玉不同,不像林妹妹那樣的悲戚自憐,史湘云的天真爛漫活成了大觀園里一道獨有的風(fēng)景。
然而,曹雪芹寫人物,又怎么會只寫她的優(yōu)點呢?曹雪芹寫黛玉的小氣,寶玉的胡鬧,王熙鳳的毒辣,他們的缺點同他們的優(yōu)點一樣地惹人注意,這才寫出了有血有肉的人。而寫史湘云,一方面寫她的開朗豁達,而在另一方面也是寫她的口無遮攔、她的任性而為。無所顧忌,沒有小家子氣的遮遮掩掩這才是史湘云。
而在史湘云對于林黛玉的態(tài)度上,史湘云表現(xiàn)出非常討厭的樣子,在言語方面她也處處傷害林黛玉,絲毫不留一點情面。很多人說這正是史湘云的真性情所在,不討好任何人,有什么說什么。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書中第二十二回,大家都圍在一起看戲,本來是其樂融融的場面。而史湘云卻偏偏說一個戲子的扮相像極了林黛玉,公然在所有人面前把林黛玉比作是戲子,這當(dāng)然惹得林黛玉非常不高興。
試想在當(dāng)時那個環(huán)境下,出身書香門第的林黛玉聽到自己像戲子,再聯(lián)想到自己漂浮不定的命運,她怎么能不生氣呢?其實如果史湘云私底下說說這話還好,這會是當(dāng)著眾人,可謂是直接貶低了林黛玉的身份,我覺得史湘云此舉不像是真性情,而是有意為之。真性情的人,不等于情商低,生活在那樣復(fù)雜大家庭中的史湘云情商是很高的,這很明顯她是故意讓黛玉難堪。
自從薛寶琴來到賈府之后,賈母特別疼愛她,甚至超過了寶釵和黛玉。連寶釵也很忌妒,她說:“……我就不信我哪些兒不如你?”或許寶釵說出這句話,一半是開玩笑,一半是無心的,可是,一旁的史湘云卻有心地說了一句:“寶姐姐,你這話雖是頑話,恰有人真心是這樣想呢。”這樣冷嘲熱諷的話直指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的小氣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史湘云這樣的行為卻嚴(yán)重地傷害到了林黛玉。
大觀園里的女兒們眾多,大家都是和和美美,一起玩耍的。然而史湘云卻再次當(dāng)著眾人暗示林黛玉的小氣,再次加深了大家對林黛玉的誤解。本就是寄居在賈府的林黛玉,又怎么能受得了這樣的侮辱呢?但是命運就是這樣,她卻什么也不能說,不能反駁,真的很心疼林黛玉的隱忍。
史湘云更是直接說林黛玉是假清高,史湘云以英雄豪杰自居,卻諷刺黛玉的假清高。在我看來史湘云的真性情真的不受人喜歡,處處針對林黛玉,夾槍帶棒,可見她內(nèi)心深處真的很看不上黛玉。
按理說,史湘云和林黛玉都是同病相憐的人,父母都已不在了,都是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應(yīng)該是互相親近才對,為什么史湘云這樣看不上林黛玉呢?
應(yīng)該是嫉妒心在作祟,在林黛玉沒有來到賈府之前,據(jù)推測史湘云應(yīng)該是經(jīng)常光顧賈府的。賈母對湘云肯定百般寵愛的,應(yīng)該是同寶玉一般地寵愛和呵護。而沒想到這時候黛玉進府,賈母的親外孫女,自然顧及不到湘云了。這樣對比之下,湘云應(yīng)該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賈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寶黛,而自己肯定是受到了冷落。
即使豁達如男子,但是湘云的內(nèi)心肯定也會敏感起來,她不喜歡黛玉是肯定的,更嫉妒黛玉奪走了賈母的寵愛。在湘云看來黛玉在賈府里一直生活得很幸福,而自己卻生活在叔父家里,處處不順,因此她更嫉妒黛玉了。
再一點來說,寶玉和黛玉的關(guān)系日益深厚,她看在眼里也很嫉妒。也許她同寶玉只是單純的兄妹情,但是看到寶玉對黛玉好過自己,她難免心里不舒服有了落差感。當(dāng)然這些小心思,對于那個年齡段的小女生來說也是很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史湘云因為嫉妒心處處為難黛玉,將她對黛玉的不滿暴露在眾人面前。湘云沒有那么豁達,相反她內(nèi)心的敏感一點也不輸黛玉,她的小性子,她的嫉妒心,都指向了黛玉。世人只知林黛玉生性小氣,愛生氣,卻不知史湘云也有小氣的一面,原來她是如此地嫉妒著林黛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