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平時有沒有發現呢,自己家的盆土在澆水之后水分遲遲不下滲,只是堆積在盆面上,簡直都成了一個小湖泊。
那么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建議你趕緊給花換土換盆,不過有一些花友平時出于各種原因,比方說工作比較忙或者是家里沒有合適的土壤可換,又或是植物的整個植株還比較幼小,不適合換盆移栽……
種種原因都可能會導致暫時無法給它換盆,那這個時候,其實換盆換土也不是最必要的選項,我們只要需要一個小耙子,就可以讓它的整個生長環境變得更好,讓土壤更加的松軟。
首先,這樣的小耙子我們可以在花市上面買到,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也可用鐵絲來自制一個。當然鐵絲一定要稍微硬一些,而不是用那種很軟的鐵絲,否則它肯定是耙不動板結的土壤的。
將鐵絲用鉗子稍微圈一下,做成耙子的樣子。
準備好小耙子后,在植株周邊差不多有5厘米的位置輕輕的耙動土壤,將這些土壤耙得松一點。一定不要太靠近根系,否則將植物的根系耙壞,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耙好土壤表面的時候,再適當準備一些腐葉土或者是腐熟的松針土,這時候把它們直接攪拌在耙松的盆面上,這樣這些養分充足松軟的土壤就能夠和原本板結的土壤融為一體。
腐殖土里面的養分在之后就能夠繼續腐熟,從而為原本的土壤提供一些比較溫和的養分,之后也能夠逐漸改善土壤的板結現象。
在這之后大家澆水時就會發現,水非常容易就會滲透進去,當然耙土的過程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平時要多加注意土壤的表面狀況,一旦看到澆水滲透的速度減慢,那么就要及時的拿出小耙子來再給它耙上一圈,那么就能夠讓植株的生長環境變得更好。
除此之外呢,大家還可以在耙過的土壤里面放上一點瓜子殼,像這些剪碎的瓜子殼腐熟比較快,而且它比較松散,能夠阻隔土壤的板結。
在這之后,在澆水時也能更容易下滲,最關鍵的是瓜子殼在和土壤的接觸的時候,也會逐漸的腐熟,從而給土壤帶來一些養分,這樣之后能夠讓花盆里面的植株生長更好,也能夠汲取更多的養分,長時間來看也能夠改善土壤的板結。
除了放置固體肥料,也可以加點液肥以改善環境。盡量是將肥料融入在水中,在澆水的時候順便給它澆上一些,一般來講兩個星期澆一次就可以。
不要澆的太頻繁,而且一次的量也不要太濃,否則也會導致植物的燒根,而且太濃的肥料也會適得其反,以加重土面的板結。
關于土壤表面的板結,大家平時還有哪一些獨家的技巧來解決呢,也可以在評論區里面和大家一起分享,爭取讓每個人的盆土更能更加的松軟,更加的適合植物的生長,也能讓植物生長得更快、更美、更加茂盛,并開出更多的花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