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晚唐詩壇李商隱和杜牧是繞不過去,另外還有就是韋莊和溫庭筠,他們都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另外韋莊還時也是花間派最重要的詞人之一,他與溫庭筠齊名,被后人稱為“溫韋”。韋莊的詩清新脫俗,詞也是別具一格,自成一派,而且其中一些經典之作,那也是達到了家喻戶曉。而且他的詩也是寫得很傷感,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道盡了悲痛之苦,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詩人正是由于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痛苦,才讓作品顯得別具一格。
韋莊的詩大多都是在感慨人生,譬如這首《臺城》那就是一首很孤獨的詩,通篇營造出了一種凄美之感,字里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當時詩人去到六朝古都金陵游玩,看到了當地眾多的古跡,但是由于時間太過于久遠了,大部分都成為了廢墟,這讓詩人感慨萬千,于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么一首感傷之作,無非是在表達人生悲痛之苦,還有現實生活中的無奈。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金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三國時期是吳國的吳國的戰略要地,后來到了東晉時期經過修建,形成了一種氣勢磅礴的城池,從這個時期開始,一直到南北朝時期,那都是最重要的戰略之地被稱為臺城。經過了幾百年的風光之后,金陵到了晚唐,早已是變了樣子,再也不復從前,這讓韋莊見了之后,可謂是感慨萬千,所以在這么一首小詩中,他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描寫得感人肺腑。
地處江南的金陵,只要到了春天,那是煙雨蒙蒙,這讓人看了更加傷感,韋莊正是在這個時期來到了金陵,時間大約是在公元883年(中和三年),這個時候的韋莊人到中年,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是處處不如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再結合眼前之景,把那種孤獨之感,全部融入進了這首詩中。
唐詩里公認最孤獨的作品是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無論你從哪個方面來解讀,那都是能夠感受到那種寒冷的孤獨,還有詩人內心的無奈。韋莊這首詩同樣如此,也是有著那種悲痛之苦,同樣也是道盡了人生的委屈。那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從這么一首小詩中,感受一下六朝古都當年的繁華,還有詩人骨子里的憂愁。
第一二句先是由景入情,而且起句很唯美,江南雨霏霏,只要一到了春天,這個地方就天天在下雨,那淅淅瀝瀝的小雨,把整個江南都籠罩了,江岸邊的小草在雨中長得很茂盛,六朝往事就猶如是一場一樣,一切都結束了,再也沒有了當年的輝煌,到處都是一片廢墟,這讓人看了無比的傷感,只剩下了一些鳥兒在樹枝上啼叫。
第三四句最是經典,寫得就更加的孤獨,從而讓這整首詩讀來讓人更是感慨萬千,要說哪個地方最無情,最是這臺城,而且這里的柳樹讓人看了肝腸寸斷,這些柳樹還是像以前一樣,依舊在像清淡的煙霧籠罩著十里長堤,也就只有這柳樹沒有任何的變化,一切都變了樣子。這兩句正是能通過比較來突出金陵的繁華,還有落幕,也就使得此詩更加孤獨。
韋莊的詩充滿了憂愁之感,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了無奈,在這首《臺城》中,他正是通過對于金陵古都的描寫,以此表達出了一種悲痛之苦。過去的繁華再也不復存在,而他本人也是處處不如意,這種細膩的描寫,也使得這整首詩充滿了憂愁,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讀來更是讓人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