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過得很慢,日子還很長,人都有復雜的一面,陰郁的,沉默的,陽光的,瀟灑的,像樹一樣,一半沐浴陽光,一半在風里飄揚。人生旅行客,精疲力竭,行走在天地間,匆忙又倉促。
難得世上走一遭,善待生活,人生要善于做規劃,一張白紙到后來的滿紙涂鴉,不要的都舍棄,想要的牢牢抓住,學會“斷舍離”,學會享受生活。
人生貴在心滿意足,知足方能常樂,知足不是成為一潭死水,生活就此止步不前;也不是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也不是懦弱彷徨,恐懼前路風雪兼程。
而是跟從本心,隨心隨性,有些奢求應當舍去,有些奢望成了好高騖遠,有些追逐注定無功而返。
得不到的總是遙遠若遠星,不可求。想要徒手摘星辰,是癡人說夢,是粉身碎骨的結局。
“知足常樂,能者自安。”珍惜當下,選擇一個合適的未來,不會輕易摘取,不會高不可攀,激流勇進,人亦能昂首挺胸,傲然天地。知足常樂絕非甘于現狀,而是減去眼花繚亂的不切實際,做人應沉穩,心態失衡則萬物傾倒。
欲望滿身,束縛加身,自由被剝奪,快樂被絞殺。欲望從來都是個矛盾體,它能激發活力,揚鞭策馬一刻不歇。
但是一旦平庸配不上野心,路遙馬無力,于是心生不滿,一刻不停,緊緊抓住外在的權勢財富。然而再多的物質也填不滿心底的無底洞,循環交替,內心空虛,消耗而死,心底仍是念念不忘。
生活不應被這樣無情地糟蹋,陽光依然將你包裹,貪婪荼毒著滿足,生活也就萬劫不復。“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減去欲望,減去貪婪,知足,安然,不屬于自己,就放手讓它離去。
“山中人每天被蚊蟲困擾,山外人每天被世俗煩惱。”這世界就是這樣,煩惱輪番上演,事事不帶重樣。困于心,衡于慮,前路白霧茫茫,所見皆是陰暗。
生活不會只有甜頭的獎賞,多的是苦澀夾雜痛苦,憂愁伴隨煩惱,貪嗔癡為苦難點綴,憤恨覆鑄成憂愁。
“斷舍離”能脫離物欲,消除執念,生活自由舒適。但是“斷舍離”也絕非輕而易舉,很多人深諳未雨綢繆,囤積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物極必反,太多的物品堵塞心情的順暢,擁有得越多并不意味著越快樂,不合適就丟掉,輕松且快樂。
多數人以假面在社會上活著,不開心卻要故作輕松,強顏歡笑,即使一身疲憊,滿目瘡痍。
因為人心里都有一種渴望被認同的期待,為此又往往催生出一個精明強干,萬事妥帖的套中人。只是這樣的刻意得不到真心,也容不得心碎,倒不如摘掉假面,悲喜隨意。
一味的接受不見得光榮,輸了底氣,多了妥協,一味的遷就會造成有些人的得寸進尺,理所當然。歲月本就苦中作樂,而你還要負重前行。
說“不”并不意味著不在乎他人的感受,而是要關注自己的感受,人活一世,不講將就,不勉強,自信而堅定,尊重且堅持。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閑事。”閑事莫管,各人有各人的隱晦和皎潔,一個人要做的是看到自己的處境,生活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洶涌,自掃門前雪就已花去半生精力。
青燈古佛守的應該是自己的內心,窗外事紛紛擾擾與自己沒有半點干系。不重要的都舍去,人生本就苦難眾多,不重要的煩惱占了大半。
享受生活的人,應當無悔世上走一遭,人生應當多做減法,煩惱煙消云散,心中的世界才會浩瀚,內心才會強大。
享受生活的人,懂得給人生做減法,減去一身負重,人生苦短,不要將就,不必將就。
什么都想要,往往得不到,什么都接受,但你不是垃圾桶。不重要的人或事,不是生命的美好回憶,倒不如留它在原地,而你輕裝前行,逍遙且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