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歷史上最浪漫的朝代,
詩人是唐朝最浪漫的那群人。
那唐朝詩人中最浪漫的東西是什么?
答案莫過于元稹與白居易的友誼。
《唐才子傳·白居易卷》記載:
(白)與元稹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元白”。
他們兩人,
志趣相投,三觀相近,
千里神交,生死相念。
h1貞元十九年(803年),二十五歲的元稹與三十二歲的白居易同登“書判拔萃”科,任校書郎。
兩人性格相近,政治抱負相同,在文學詩詞上也有共同見解。
從這一年開始,元稹與白居易一見如故,書寫了長達一生惺惺相惜不離不棄的友誼。
很多年后,回憶往事,白居易輕喚元稹的字,說道:
“微之,猶記貞元歲月,你我同日授了校書郎,從此我便多了一位以心相交,情同金蘭的知己人。你與我說自己不愿再做那閑散官職,我心中也是這般想法。何其有幸,能與你一起溫習功課,備考制舉。有你在的日子不覺得枯燥,總有人在閑時陪我賞月飲酒,撫琴觀雪?!?/strong>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分定金蘭契,言通藥石規。交賢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賞,無杯不共持。秋風拂琴匣,夜雪卷書帷。
——《代書詩—百韻寄微之》
元稹聽到友人的呼喚,回應道:
“樂天,我也記得那年。我們同為校書郎,名聲傳遍兩郡之地??晌也辉缚粗约旱牟湃A抱負,被那狹小牢籠所困守。何其有幸,在我追逐夢想的時候有你陪伴。我對自己說,不能辜負你的信任與相守。讀書的日子哪有不枯燥的呢?我想了想,那些不枯燥的日子一定有你?!?/strong>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并入紅蘭署,偏親白玉規。近朱憐冉冉,伐木愿偲偲。
勇贈棲鸞句,慚當古井詩。多聞全受益,擇善頗相師。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
元稹與白居易的友誼,正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有的人一輩子都不找到一個知己,而我早就遇到了你。
h1元和四年(809年)春。元稹奉命出使劍南東川,白居易身在長安,與李杓直到曲江、慈恩寺參加游宴。白居易喝醉了,醉眼迷離間,他看向很遠的地方,想著遠在天邊以外的故人。
“微之啊,我在春游的時候喝多了,好想你。算算日子,你今天應該到梁州了吧。”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同一時間,剛到漢州古驛留宿的元稹也在想念著白居易。
“樂天,昨晚我夢到你了,夢到我們又去曲江和雁塔游玩。這里的人在天明把我叫醒,我才想起自己已經到了梁州?!?/strong>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馬,所驚身在古梁州。
——《使東川·梁州夢》
三月已盡,元稹的東川之行仍未結束。
“樂天,我走啊走,走完了三月,可春天怎么還不過去?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家呢?”
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
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
——《使東川·望驛臺(三月盡)》
“微之,我跑到你家門口看了看,窗前柳樹長得很好,你那里應該滿地落花了吧。別擔心,我這里也是春天呢。家里的人都在想你,我知道你也在想家?!?/strong>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望驛臺》
從元和五年(810年)開始,元稹與白居易分別經歷多次提拔貶謫,兩人聚少離多,相隔千里。而千里之隔未能阻擋兩人的友誼,他們以詩為信,來往贈答。
元白所作之詩,自三十韻、五十韻直至百韻。江南人士,傳道諷誦,流聞闕下,市巷相傳。其中因詩詞酬和多有流離放逐之心境,令人讀后無不落淚嘆惋。
我所念之人在千里之外,千里間隔著萬重山海,山海都會為我們落淚。
h1“微之,這一年的秋雨來了,我好傷心。不要笑我啊,我的年紀大了,自己待著的時候,盡是些苦愁思緒。我比你大那么多,要早早變老啦?!?/strong>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秋雨中贈元九》
“樂天,不要因為秋天這么悲觀,反正我們都活不了一百歲,你大幾歲,我小幾歲又有什么關系呢?”
勸君休作悲秋賦,白發如星也任垂。
畢竟百年同是夢,長年何異少何為。
——《酬樂天秋興見贈》
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因飽受排擠,一度入朝身居要職的元稹被迫外遷至武昌。
次年七月,元稹突發大病,一日后便離開人世,時年五十三歲。
“微之,昨夜我夢見你了,你還是老樣子,還在笑我題在慈恩寺的字。
微之,自從來了漳浦,我生了好多次病,難受的時候卻再也不能說給你聽了。
微之,你離世已經八年了,我還在人間,終于有了滿頭白發。
微之,黃泉是不是很黑?我很快就要和別人一樣去找你啦?!?/strong>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夢微之》
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于洛陽離世,享年七十五歲。
我從未想過沒有你的日子會是怎樣。
或許我們早就習慣了離別,只是從此以后,我再也聽不到你的回答。
你離開的第八年,歲月在我頭上下滿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