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因為一杯咖啡的緣故,失眠到了凌晨兩點還是毫無睡意。
躺在床上,聆聽著窗外的雨聲,忽然就想起了這首詞《虞美人·聽雨》。
這首詞來自南宋的蔣捷。
從仕途生涯和人生命運來說,蔣捷是生不逢時的。
他生于1245年,在1274年考中了進(jìn)士,可能還沒來得及揮灑自己的夢想和智慧,就遭遇了亡國之痛。
而他可能沒有想到,這首《虞美人·聽雨》不但總結(jié)了人少年、中年、老年的三個階段的人生際遇和世事無常,也為“宋詞”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廣告男人只有槍“大”了,才會讓女人滿足,這樣做一招搞定!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少年時代,我們的人生除了學(xué)習(xí),似乎沒什么更多的煩惱。
開心的事情很多,而聽雨,是非常浪漫的一件事情。
記得初中時特別愛看言情小說,在古代言情中,總是有一座“聽雨軒”。
在這里,男女主角一起吟詩作對、談天說地、一起相親相愛。
故事的背景總是在江南的某個小鎮(zhèn),某個水鄉(xiāng)。
以至于我一直以為江南總有那么一些小鎮(zhèn)和水鄉(xiāng),里面有一座聽雨軒,有一位丁香的姑娘和器宇軒昂的男主。
詩人出生于江蘇宜興的世家大族,少年時代,他過的是紙醉金迷的生活,有“紅燭”、有“羅帳”、有“歌樓”。
他和青樓女子唱和,他的雨聲中充滿了旖旎風(fēng)光。
一個“昏”字,則讓我們想到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轉(zhuǎn)眼之間,我們已到中年。人生經(jīng)過了低谷,也經(jīng)歷了高潮,最終都落入了平淡。
忙碌的生活,讓我們沒有了聽雨的那份心境。
甚至,對于上班族的我們來說,雨水是很煩惱的事情。
因為下雨意味著淋濕、堵車、遲到、扣錢。
而昨夜因為失眠,無聊的時候聽著雨聲,忽然就理解了詩人的這份感情。
詩人中了進(jìn)士,本來可以在朝堂大放光彩,一展心中的抱負(fù)。卻經(jīng)歷著喪國之痛,他沒有了國,沒有了家,只能一個人在天地之間踽踽獨行,沒有同伴,沒有親人。
這個客船,既不是孟浩然的“移舟泊煙渚”思鄉(xiāng)的孤舟,也不是“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悠遠(yuǎn)的游船,而是“云籠遠(yuǎn)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的故國之思山河之慟的孤帆。
天地之大,唯我一人而已,這是一份至深的孤獨。
我們呢,離開家鄉(xiāng),在一座新的城市打拼,知心好友寥寥無幾,每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面對著空蕩蕩的房子,孤獨和寂寞油然而生。
我們屬于這個城市嗎?似乎屬于,又似乎不屬于。
廣告太牛了!德國夜視鏡一夜走紅!晚上開車如同白天!今天竟然才這價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詩人嘗遍人生的悲歡離合,又經(jīng)歷江山易主的巨大變故,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歡樂,也埋葬了壯年的愁恨,一切皆空,萬念俱灰。
此時此刻,再聽到雨聲,似乎已經(jīng)無動于衷了。
然而,最后一句“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卻泄露了詩人的心情,詩人并不是不痛苦,并沒有解脫,而是將痛苦深化了,引人深思。
“詞”從唐代中期開始興起,到宋朝達(dá)到鼎盛,再到南宋亡國之后衰落。也正是印證了聽雨中“少年、中年、老年”的過程。
蔣捷沒有目睹過詞的發(fā)展、詞的鼎盛,卻在詞的衰落時,發(fā)出了最后的絕唱,留下了不朽的詩篇。
閱讀宋詞,體味人生,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