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流年容易逝,誰知零落不堪傷。相思欲剪情猶起,猶在眉間秋心上。寒來暑往,葉碧葉黃。一條通向遠(yuǎn)方的路,承載著縱深又縱深的念想.一懷不倦的遙想,旖旎著經(jīng)年再經(jīng)年的時光。穿過初秋的薄涼,一縷陽光,依然在心上閃亮。昨夜歸來的夢里,我記起了一朵花兒盛開,一如初見時你的模樣?!~玊題記
大圖模式西江月
季節(jié)去了又來,雁字來了又去。匆匆半生光景,散去如煙。一路走來,是輪回的霜風(fēng)雪雨。至于流光去了哪里,又向何處奔赴,待詳詢,夢里夢外亦是了無痕跡。
《西江月·流年》(詞林正韻第二部 柳永體)
落筆殘箋驚夢,鳴蟬古寺寒涼。
弦音并卻碎瀟墻,剪水羅衣逐浪。
人道流年易逝,誰知零落堪傷。
搖搖燭影角摧霜,獨自人間說唱。
注:西江月,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壺天曉、醉高歌、玉樓三澗雪、晚香時候、雙錦瑟等。以柳永詞為正體,雙調(diào)50字,上下片各4句,2平韻,1葉韻。
大圖模式西江月
一些憂傷,一些歡喜。一些倔強,一些執(zhí)迷。在光陰流逝的空白里,填充著向暖微涼的記憶。
《西江月·愁思》(詞林正韻第七部柳永體)
樓外過風(fēng)秋瑟,階前落葉空懸。
菊黃墜紫浣花箋,誰問鶯聲飄遠(yuǎn)。
揀盡殘枝存念,遍收眷戀隨川。
云邊底事苦誰憐,入腹愁思何繾?
注:柳永詞與蘇軾詞都在上下片第一、二句為對偶,但也可以不對。此體可平可仄之處較多,宋人用此調(diào)的非常多,名篇佳作也廣為流傳。
大圖模式西江月
時光,還是舊日模樣。季節(jié),已換了容裝。駐足過的風(fēng)景,早已停留在心上。覬覦過的遠(yuǎn)方,念起時,亦早已不再慌張。
《西江月·懷舊》 (詞林正韻第十三部 柳永體)
玉榭半塘花影,廊橋一地秋陰。
鈿箏慢弄覓知音,把盞香茶慢品。
待月沉思北閣,低吟信步西岑。
當(dāng)年一見就傾心,多少情懷難禁。
注:此調(diào)適應(yīng)之題材極為廣泛。無論寫景抒情、議論感懷、憑吊懷古、戲謔敘事等都可以。
大圖模式西江月
愛還在老地方,清純卻是回不去的蜜意柔腸。人生何其漫長,回首,誰是誰用一生守護的馨暖時光?
《西江月·嘆秋》(詞林正韻十一部 蘇軾體)
薄霧晴開短徑,輕煙幽鎖長亭。
行行雁陣叫聲聲,從古秋來愁更。
寂寞飛花有影,獨孤飄絮無形。
夜深不寐嘆伶仃,怎個衾寒衣冷。
注:蘇軾體,雙調(diào)50字。上下片各4句,2平韻,2葉韻。比柳詞多1葉韻。
大圖模式西江月
我們是煙火里沉浮的眾生,用心追逐著游離的夢。喜怒哀樂,為因緣而生。悲歡愁苦,因際遇而萌。
《西江月·夜思》(詞林正韻第六、二部 吳文英體)
花徑寂幽樹靜,月光暗淡銷魂。
奈何此際又思君,誰料霜侵雙鬢。
柔柳搖風(fēng)悲切,薄煙籠水凄涼。
一卷詞曲夢他鄉(xiāng),猶在眉間心上。
注:吳文英體,雙調(diào)50字。上下片各4句,2平韻,1葉韻。與柳詞的區(qū)別在于下片換葉韻。
大圖模式西江月
人生如戲,歲月涼炎。時間的長河,誰都是過客。奔赴的途中,誰都是旅人。
《西江月·寄懷》(第三、十四部 歐陽炯體)
莫道人生如戲,須知歲月涼炎。
一生孤旅苦難淹,抖落淚珠垂涕。
相思欲剪心猶起,剛銷怨嘆還添。
又凝雙目望秋潭,悵嘆今生不易。
注:歐陽炯體,雙調(diào)51字。上下片各4句,2平韻,2仄韻。最顯著的不同是,換頭句較正體多一字,而且上下片第一句、第四句押一韻部,第二、三句押押一韻部。
大圖模式西江月
于萬丈紅塵,生命只是迢遙的一瞬。滄桑千載,亦是剎那的永恒。
《西江月·感懷》(詞林正韻第十二部 趙以仁體)
幾點流螢天外,幾聲鴉雀村頭。
朔風(fēng)吹雨灑汀州,陣陣寒風(fēng)、思起皺眉頭。
敲句沉思北閣,橫章暗念西樓。
忍聽更漏恨悠悠,冷雨濕衣、秋雁寄情游。
注:趙以仁體,雙調(diào)56字。上下片各4句,3平韻。此體兩結(jié)句為平韻,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
大圖模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