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學習筆記:
李商隱和他的詩(一)
正月初五過了夜半,“年”就算過去了。本就稀稀拉拉的鞭炮聲完全停息下來。夜深人靜百無聊賴,于是便從網(wǎng)上搜出李商隱的詩,試圖再來鉆研一下這一堆千古詩謎,再來關注一下這位一生為情所困的天才詩人。
元代詩人元好問在他的《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專門用一首絕句來評述李商隱的詩: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詩中的西昆就是指李商隱的詩,鄭箋就是詩注。所以“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就成了評價李詩最有代表性的句子。
李商隱的詩清新別致、典麗精工,別具一格,為歷代文人所推崇。同時由于他的詩迷惘虛幻、抽象朦朧,所以許多詩家將李商隱的詩稱為“詩謎”,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有人在研究和猜這堆謎語。
在宋代,相傳黃庭堅反復讀李商隱的《錦瑟》詩,卻不明白這首詩的含義,于是就去問蘇軾。蘇軾研究了半天,說這首詩是描寫錦瑟古琴的,是用四個典故來說明古琴的特征——“適、怨、清、和”。但蘇軾這個牽強附會的解釋遭到后世大多數(shù)學者的吐槽。
當代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長王蒙也曾花費精力去破解李商隱的詩謎,并專門寫了一篇題為《說“無端”》的專文(載《中國詩學研究(第2輯)——李商隱研究專輯》)。文章表明他的研究結果也是毫無頭緒,他只是無奈地將《錦瑟》這首詩作了三種形式的改寫以應付讀者:
一、改為詩:
錦瑟蝴蝶已惘然,無端珠玉成華弦。莊生追憶春心淚,望帝迷托曉夢煙。日有一弦生一柱,當時滄海五十年。月明可待藍田暖,只是此情思杜鵑。
二、改為長短句:
杜鵑、明月、蝴蝶,成無端憫然追憶。日暖藍田曉夢,春心迷,滄海生煙玉。托此情,思錦瑟,可待莊生望帝。當時一弦一柱,五十弦,只是有珠淚,年華已。
三、改為對聯(lián)。為:
此情無端,只是曉夢莊生望帝,月明日暖,生成玉煙珠淚,思一弦一柱已。
春心憫然,追憶當時蝴蝶錦瑟,滄海藍田,可待有五十弦,托年華社鵑迷。
其實王蒙只是在作文字游戲,他將《錦瑟》這個千古詩謎改編成另外的詩謎、詞謎和對聯(lián)謎。他這個做法實屬無奈,但他是聰明的,因為自古至今已有數(shù)不清的解釋出臺,但沒有一個是為大家所公認的。詩人已經(jīng)作古,永遠再也沒有人能猜出他這些詩的本意,不像有些現(xiàn)代作者那樣為了便于讀者理解而自己作注。
其實,李商隱詩的魅力正在于詩句的含蓄、朦朧、跳躍性和不可猜度。就像畢加索的畫作給人以無窮的遐想一樣。
請欣賞圖片——春雪(2)
1、寒山、枯樹、鴉巢(2014.02.06)
2、遠上寒山石徑斜(2014.02.06)
3、龍爪槐
4、春天的步伐(2011.02.28)
5、迎春花(2011.02.28)
6、迎春花(2011.02.2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