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島是在城市里打魚的漁場
舟山群島漁場是中國的四大漁場之首,規模大,且沒有出現近海海水養殖,這次可算是親眼看見了。
渤海漁場枯竭了
我在天津居住,去過排行第二的渤海漁場,曾經上漁船和漁民一起打魚。漁船得開出去很遠才能打魚,那片海面,四顧茫茫,不見陸地,只見漁船。打上來的都是魚蝦蟹的兒子孫子,非常小,基本不能吃。現在市場上所見,都是養殖蝦蟹,沒有野生的,因為已經吃光了!
渤海灣漁場,由于過度的近海漁業養殖,已經造成海域嚴重富營養化,使得浮游植物增加,遮擋陽光,深水缺氧,從而漁場的功能在逐漸減退。渤海地區上馬的石化項目,也對漁場造成污染,影響魚類的生長。
不幸的是,南海漁場的近海養殖也比較嚴重。
你看,人家舟山漁場可不是這樣的!
舟山漁場就在城市里打魚
舟山群島可不是那樣,它是近海漁場,就在高樓大廈之間進行打魚作業。各島嶼之間的海面就是漁場,漁民不用辛苦的跑很遠的路去找漁,魚就在家門口。
其實,照片上漁場海邊的高樓,過去是沒有的,只是一些小漁村,有的地方過去連房子都沒有。現在生活好了,人口增加,市區擴大,海島城市把房子蓋到海邊去,那是必然的。城市里打魚的現象,在舟山只會逐年增加,減少是不可能的了。
這里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章魚等等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魚類。現在舟山群島漁場已經成為我國漁場的主要支柱。每年有上萬艘漁船來此打魚,養活的漁民有十五萬人之多。
舟山漁場近海養殖比較少
再說,舟山群島的海水養殖還不那么嚴重,至少我沒有看見,這是值得慶幸的!這些照片只是車船經過之處拍攝的,很難以偏概全。來舟山之前,我還特意在地圖上找了幾個漁港,準備前去看看,不料一路上已經拍攝很多了,就沒有特意去尋找。
我也問過導游,他也說不多。海里的魚有的是,養它干啥!每年我們舟山輸給大陸的魚產品逐年增加,忙都忙不過來,哪有功夫搞養殖!
我估計,有還是有的,只是沒有渤海灣和南海那么嚴重而已。
誰也不知道將來舟山群島會如何變化
不過,杭州灣地區和象山港地區的污染,在逐漸增加,這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不知道將來舟山漁場會怎么樣,只有等著瞧吧。
還有一條不好的消息,據導游說︰
現在一條大一點的野生大黃魚每斤要賣8000元,而且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如果有人捕到一條野生大黃魚,立刻就會被關系戶訂走了,普通老百姓有錢也吃不到。據老人們回憶,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村頭這片海域里的大黃魚多得不得了,漁汛來了的時候甚至用竹筐撈就行了,根本用不著下網捕。那時候如果家里來了客人,只要劃一艘小舢板去海里轉一圈就能帶回來一大筐海鮮,而且都是大黃魚大螃蟹這類大家伙,根本不愁沒東西招待客人。
可如今舟山附近的大魚越來越少,個頭也越來越小,就連我們舟山本地人都吃不到大黃魚了。
還有,現在國內海鮮市場上很時髦的皮皮蝦,在小時候連當肥料都嫌硌腳,都是直接倒回海里去的。
福建的霞浦,很有名的,很多人去那里拍攝照片,拍攝啥呢?拍攝那里近海養殖的壯觀景象!照片是很好看,可是海水的富營養化可嚴重呢!也許你會說,霞浦離舟山群島還遠著呢,怕什么。這會影響洄游海洋動物的生長,例如對蝦等。
每年秋天,隨著水溫降低,中國對蝦進行交配,然后向南方水溫較高的越冬場進行越冬洄游,主要是渤海灣內的蝦結群游向黃海南部的越冬場,并在那里越冬。翌年春季,隨水溫開始回升,蝦群又由越冬場長途跋涉游向近岸的產卵場進行繁殖,此次洄游又稱做生殖洄游或產卵洄游。洄游途中,對蝦往往結成很大的群體,此時正是捕撈對蝦的好時機。所以,東海海域惡化,是會對對蝦產生影響的。
我希望我是杞人憂天!不,杞人憂海!
感謝漁歌聽海收錄本文至《新浪好博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