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堡叫做湘峪古堡,位于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里的鄭村鎮(zhèn)湘峪村,距離西安大約420多公里,沿途一路高速,非常好走方便。清明期間,根據(jù)朋友介紹,我和家人去了這個地方,感覺非常不錯。
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湘峪城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jié)構(gòu)建造。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至150米,占地面積約32500平方米。該城建于明天啟三年(1623年),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竣工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由于孫鼎相在孫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擔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稱為"三都古城"。
湘峪古城城墻建于石壁和陡坡上,高度在十余米至二十余米之間,顯得極為高大宏偉。站在遠處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墻和城內(nèi)房屋上的拱形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窩,民間謂之"蜂窩城"。
古城共開三座城門,西門已毀,現(xiàn)存東門、南門。涉過湘峪河,爬上平行于城墻的坡道,便進入了南門,坡道在門內(nèi)呈直角形,拐了一個彎后繼續(xù)爬升。門洞里面建有一堵石墻,位置和作用與民居中的影壁相似。南門的"宸薰"門匾并沒有出現(xiàn)在門外,而是鑲嵌在這堵石墻上,這在山西眾多古城、古堡中尚屬孤例。這樣做的原因,據(jù)說是出于風水上的考慮,同時在軍事防御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除少量近年新建的民居外,城中建筑大多建于明末,這些民居以三到四層建筑為主,古樸雅致,宏偉氣派。城西一帶還建有宗教、祭祀建筑,因其地勢較高,顯得很突出。
從建筑形式和建筑風格上來說,湘峪古城的民居建筑與其周邊幾座古城、古村相似,但其正房更為高大、高層建筑更為集中、氣勢更為恢宏,同時,它還擁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裝飾形式。
湘峪民居的窗戶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墻飾以"眉檐垂柱"的磚雕,這是一種已經(jīng)漢民族化但仍然帶有濃郁西式風格的裝飾形式。
距離湘峪古堡南部大約6公里便是5A級景區(qū)的皇城相府。皇城相府雖然作為康熙皇帝的老師陳廷敬的老家很有名氣,開發(fā)也早,是個成熟的景區(qū),但卻需要花140元(含景區(qū)交通車費)購買與相府莊園一起聯(lián)票(我們問了,沒有兩個景區(qū)分開的門票)。相府莊園是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觀光區(qū),與歷史文化基本沒有什么聯(lián)系,這樣的捆綁銷售著實讓人感覺有些霸王條款的味道,不得不佩服山西人的生意算盤。
在皇城相府旁邊不遠300米處是郭峪古城堡,它掩蓋在皇城相府的光環(huán)下。皇城相府是陳廷敬的莊園,郭峪住得是他爹。郭峪現(xiàn)存明代民居40院;明崇禎十一年修建的蜂窩城墻,高20米,寬5米,長1400米,非常的氣派;元代修建的湯帝廟,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戲臺及罕見的九開間大殿。這個古堡現(xiàn)在的情況是白天收門票,晚上免費開放。門票價格35元。
作者:這輩子l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