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走進詩經】方偉|(四)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四)

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夯實周基的周文王


上一篇說道古公亶父率領周人由豳遷到岐下。

古公原有兩個兒子,長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到了岐山之下后,又娶了姜姓的女子為妻,又生小兒子季歷。

季歷的夫人叫太任,很賢惠。生個兒子叫昌,即后來的周文王。古公亶父很喜歡姬昌,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泰伯,次子虞仲聽到這話,知道父親想立老三季歷作為繼承人,于是他倆就跑到荊蠻之地,并隨著南方的風俗,斷發紋身,目的就是要把繼承權讓給老三季厲。

孔子對泰伯、虞仲讓天下給季歷這件事贊嘆不已,他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史記·周本紀》里只寫了這一讓,孔子說“三以天下讓”,我不知其詳,可能還包括古公亶父死,他倆甚至不回去奔喪,算又讓了一次,也只有二次,“三”,多的意思,算啦,弄不清楚的啦。如果司馬遷的記載是真,那么,泰伯、虞仲也真的很了不起。后來帝王家的子弟為了那一把破龍椅,你爭我搶,乃至于血腥屠殺,無所不用其極。泰伯、虞仲,算是夠哥們兒的了!

泰伯后來成為吳國的始祖。魯國,是周公的后代。吳、魯本一家。后來,魯昭公居然娶了吳國的姑娘做妻子。以致有一個叫陳司敗的人問孔子:魯昭公知禮乎?弄得孔子很難堪。當然,這是后話。

古公亶父死后,因為兩個哥哥都跑了,季歷成了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季歷死,文王繼位,周家的興旺發達的時期終于到來了。

對于一般的國人來說,可能不知道后稷,不知道公劉、古公亶父,但提起周文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因為《封神演義》一書在民間流傳甚廣,人們將它編成皮影戲、大鼓書,到處演唱。在民間,文王就是智慧的化身、正義的化身,被尊為圣人。

還是看司馬遷怎么記載的吧。《史記·周本紀》說:“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包括散宜生、姜子牙等賢者,都歸順了文王。

這時候,有個叫崇侯虎(即崇國的侯,叫虎,文王當時叫西伯侯,叫姬昌)在紂王面前說文王的壞話:西伯侯招降納叛,恐怕是要造反奪權吧?紂王就把文王囚禁在羑里。文王的大臣閎夭就給紂王又送美女又送寶物,紂王一高興,就把文王放出來,并“賜之弓矢斧鉞,使西伯得征伐”。更要命的是,他還把崇侯虎給賣出來,說:“譖西伯者,崇侯虎也。”這個紂王啊,怎么看怎么象后來那個傻兒吧嘰的西楚霸王。項羽不僅放了劉邦,還賣了曹無傷。紂王哩,放了文王,也賣了崇侯虎。這一對活寶!

文王要奪紂王天下,當然要收買人心了,于是就“陰行善”,以致諸侯皆來“決平”,乃至平息了虞、芮之爭。這事前面古公亶父一篇里曾講過,從略。

文王既然有紂王的斧鉞,當然要行誅伐之事了,不剪滅異己,怎么奪取天下?他首先伐犬戎,因為,一、犬戎曾把他祖父古公亶父攆的跑到岐山,此仇不報焉得為人?二,要向東與紂王一決高下,后院貴賤不能起火,犬戎既然能把古公趕得背井離鄉,必然勢力強大,若不先予剪滅,他也萬萬不敢對紂宣戰。這和諸葛亮欲出祁山先平孟獲是一個道理。打敗了犬戎,接著就伐密。從《皇矣》這首詩來看,密是很囂張很厲害,先打到周境,文王是自衛反擊戰。打敗密以后,就該收拾那個倒霉的崇侯虎了,誰叫你尖嘴蘿卜好出頭的呀?不打你打誰?

經過這一系列的戰爭,周在西方的地位已經穩固。于是,文王又在豐這個地方修筑宮城,并率領周族舉行了周家史上的第三次大遷徙:由岐下遷都于豐。

遷都的次年,文王就去世了。據說他九十七歲而卒,又說他在位五十年。這個不重要,重要的他是周家天下的真正奠基人,可以這么說,沒有文王的勵精圖治,就沒有周家八百余年的江山。

《詩經》里面關于文王的贊歌很多,但這一類歌功頌德的文字羅列多了,怕倒了大家的胃口,所以,就選其一篇,俾大家能了解文王那個時期的歷史。

下面,我們就看《大雅·皇矣》這首詩。

皇矣上帝,(上帝多么偉大啊!)

臨下有赫。(他的光明照亮下土)

監觀四方,(他的目光觀照四方)

求民之莫。(他不斷訪求下民疾苦,【“莫”通“瘼”】)

維此二國,(唯此殷商這個國家,【“二”,古和“上”難以區分,疑為“上”】)

其政不獲。(它的政令得不到民眾的擁護)

維彼四國,(憂慮到四方國家人民的生存)

爰究爰度。(上帝就認真考慮,決定要廢掉殷商,重立新主)

上帝耆之,(上帝經過反復考察)

憎其式廓。(對殷商的張狂非常憎惡)

乃眷西顧,(他把目光投向西方)

此維與宅。(就把西岐賜給了我們周家)

以上是第一節,開篇贊美上帝的偉大英明,能夠觀照四方,洞察一切,關心民瘼,為生民立命。那個殷商,是壞透頂了,得不到人民的擁護,于是,英明的上帝就選擇了我們周家。把拯救蒼生,君臨天下的重擔歷史的交給了我們!

是啊!既然要宣揚君權神授,首先得把上帝的馬屁拍的山響。這樣,普天之下就都知道周王是受命于天代天行道的,正義的大旗一舉,挾上帝而令不臣,誰再反抗我就是逆天而行。歷來統治者在這方面是如出一轍:夏啟伐有扈氏說,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見《尚書·夏書·甘誓》)。湯伐夏桀,也是這么說的,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見《尚書·商書·湯誓》)。總而言之,我要奪你的天下,我就說你是爛透頂的壞家伙,只有我是好的,我打你是替民伐罪,代天行誅!

作之屏之,(砍伐山林清理雜木,【“作”通“柞”,“屏”通“摒”】)

其菑其翳。(去掉直立和倒地的枯木,【“菑”,zī,“翳”通“殪”】)

修之平之,(修理它剪平它)

其灌其栵。(那些灌木的小枝杈)

啟之辟之,(挖掉它砍掉它)

其檉其椐。(那些檉樹和椐樹)

攘之剔之,(攘除它剔除它)

其檿其柘。(那些檿(yǎn)樹和柘樹)

帝遷明德,(上帝叫我們明德的太王古公亶父居住在這里)

串夷載路。(終于打敗了囂張的串夷,【即《綿》里面的戎狄】)

天立厥配,(上天又給我們太王選擇了一個好配偶,【即《綿》里說的“爰及姜女”】)

受命既固。(我們太王受命于天根基穩固)

第二節,歌頌太王(即古公亶父)初到西岐時篳路藍縷開墾山林的艱辛,也寫到太王在這里娶了姜姓的女子,姜女是一個著名的賢妃。“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不是寫他們甜蜜的愛情的啊?不得而知。

帝省其山,(上帝視察岐山)

柞棫斯拔,(柞樹棫樹這些不成材的雜木都拔完了)

松柏斯兌。(松柏栽的很直溜,【兌,duì,直立】)

帝作邦作對,(上帝命太王劃定疆界建立國家)

自大伯王季。(從太伯和王季開始)

維此王季,(這個王季啊)

因心則友。(他天性善良非常友愛)

則友其兄,(對他的兩位哥哥非常尊重)

則篤其慶,(他的美德使周家葆有余慶)

載錫之光。(這是上帝賜給他的無限榮光)

受祿無喪,(享受天祿永不斷絕)

奄有四方。(并且逐漸據有四方)

第三節,筆鋒轉到贊美泰伯和王季。泰伯和虞仲能夠友愛讓國,王季能夠尊敬兄長,廣布德化,并且“奄有四方”,當然詩人沒有忘記宣揚,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賜。

維此王季,(就是這個王季)

帝度其心。(上帝來考察他的心胸)

貊其德音,(他的美德遍布四方)

其德克明。(他的美德多么清明)

克明克類,(他能明察秋毫分辨善惡)

克長克君。(他又能當師長又能當國君)

王此大邦,(能在這個泱泱大國里稱王,【“王”,讀如“旺”,稱王】)

克順克比。(能使百姓親附、順從)

比于文王,(到了文王仍然是這樣)

其德靡悔。(他能行德永遠無悔,【“悔”,或解作“晦”,不晦,即光明,亦可】)

既受帝祉,(已然受到上帝的賜福)

施于孫子。(并且施及子孫受福無窮)

第四節,贊美王季德行美好,是真命天子。到了文王同樣厲害,真個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一代更比一代強。誰敢跟我對著干,叫你年飯吃不成!呵呵,這樣解不好聽,但是,周人寫這詩的用意就在于此啊。

帝謂文王:(上帝對文王說)

無然畔援,(不要猶豫,該出手時就出手,【“畔援”,盤桓意】)

無然歆羨,(也不要心存覬覦,不能打的先別打,【“歆羨”,覬覦意】)

誕先登于岸。(你要登到彼岸)

密人不恭,(密人對你不恭敬)

敢距大邦,(敢于抗拒你這大國)

侵阮徂共。(他又侵阮又侵共,【“阮”、“共”,當時小國】)

王赫斯怒,(文王一怒髪沖冠)

爰整其旅,(整頓軍隊去打仗)

以按徂旅。(對侵阮和共的密軍給予迎頭痛擊)

以篤于周祜,(以此來增加我們周家的洪福)

以對于天下。(并且以此來安定天下)

第五節,寫周文王和密國的戰爭。故事見前。

依其在京,(密人憑借地勢高)

侵自阮疆。(侵了阮國又來侵犯我)

陟我高岡,(還登上了我國的高崗)

無矢我陵。(不許在我國的山陵上排兵布陣)

我陵我阿,(那是我國的神圣山河,絕不容密人來侵犯)

無飲我泉,(不許在我泉水里面喝水)

我泉我池。(那是我的泉流我的池塘,絕不容敵人來糟蹋)

度其鮮原,(文王就審度那片山野)

居岐之陽,(占據岐山之南的地方)

在渭之將。(在渭河之濱)

萬邦之方,(他是萬邦的好榜樣)

下民之王。(他是萬民之王)

第六節,寫文王和密人交戰。密人看來很強大很兇猛,占領了阮,又打到周境里面來了。不過,文王可不是古公亶父,他是不會任人宰割的。

帝謂文王:(上帝對文王說)

予懷明德,(我很欣賞你的美德)

不大聲以色,(你不疾言厲色)

不長夏以革。(也不依仗刑具和兵革)

不識不知,(其實你是大智若愚)

順帝之則。(你遵從上帝的意志)

帝謂文王:(上帝還對文王說)

訽爾仇方,(統一戰線是法寶)

同爾弟兄。(聯合你同姓的兄弟國,血濃于水)

以爾鉤援,(準備好爬城墻的鉤子)

與爾臨沖,(準備好你撞城門的戰車)

以伐崇墉。(去!討伐那敢于說你壞話的崇侯虎)

第七節,先借上帝之口把文王贊美一番,末尾又點明和崇侯虎的戰爭。

崇侯虎說西伯壞話的事情,前面已經說過了。他差點讓文王掉了腦袋,有仇不報非君子!“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周文王哩,自然也要討伐崇侯虎啦。所以,第七節末句說:“以伐崇墉”,崇侯虎在劫難逃了。

臨沖閑閑,(戰車沖門轟轟響)

崇墉言言。(崇城很快被攻破)

執訊連連,(抓來俘虜一串串)

攸馘安安。(割來耳朵一堆堆)

是類是禡,(于是就祭祀上天慶祝勝利,【類:通"禷",出征時祭天。祃(mà):師祭】)

是致是附,(招降殘敵安撫百姓)

四方以無侮。(四方再也沒誰趕來欺侮我們)

臨沖茀茀,(我們戰車多么厲害)

崇墉仡仡。(崇城那么堅固都不堪一擊)

是伐是肆,(誰敢抗拒我打誰)

是絕是忽。(斬盡殺絕不留情)

四方以無拂。(四方有誰敢不服?)

第八節,寫文王伐崇取得了勝利。攻破人家的城池,把俘虜的耳朵割掉一堆又一堆(即“馘”),好像也不怎么仁義啊!

《詩經》里面歌頌文王的贊歌還有幾篇,如:《大雅·文王》、《大雅·棫樸》、《大雅·靈臺》等,因為故事性不強,篇幅又較長,所以,統統移到最后,集中簡析一下。

還有一篇《大雅·思齊》。是專門贊美“周室三母”的,即:文王祖母周姜(太姜)、文王生母大任(太任)和文王妻子大姒(太姒)。贊美“周室三母”,還是為了贊美文王之所以賢:祖母之賢,傳給了文王的母親太任。賢母太任生了文王,文王又有賢妃太姒輔佐,所以就成就其賢了。

另一篇《大明》,同樣是贊美文王的,但后半涉及武王伐紂,武王伐紂是周王朝的最重大的歷史事件,所以須專章解讀。

————————————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經注解之小雅·文王之什《皇矣》
241 皇矣 | 詩經·大雅 | 儒家
《詩經·大雅·皇矣》賞析[論語說文]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網易博...
周文王編撰《周易》的時代背景
論語連載(208)《泰伯篇》第20章,“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羑里之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三亚市| 玉门市| 辽阳县| 闽侯县| 伽师县| 绥江县| 平塘县| 湖州市| 宝山区| 鄯善县| 修武县| 丘北县| 商水县| 芒康县| 拉孜县| 怀柔区| 崇礼县| 潢川县| 申扎县| 诏安县| 郯城县| 塔城市| 封丘县| 北宁市| 郎溪县| 积石山| 禄劝| 龙井市| 民丰县| 泸溪县| 昭苏县| 石渠县| 鸡泽县| 涞源县| 治多县| 昭觉县| 新化县| 雷州市| 蚌埠市|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