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是善良越容易成為他人的墊腳石,因為觸犯的不是規則,而是不安分的人心。
小時候父母言傳身教,時刻告誡,需要做善良的人,體現自我價值,奉獻社會,實現人生理想,
這些話語或許早已聽到無數遍,但是在經歷之后才發現這番話如此的天真。
在當前的復雜社會,人越善良越容易被欺負,很容易會成為別人手中的軟柿子,任人拿捏,毫無反抗的能力。
社會潛規則中還說到偶遇的飯局,無論別人怎么邀請都不要去。
在職場中,你為單位奉獻一切,甚至將身體累垮,同事只認為你耍心機,矯情,討好老板,從而處處針對你,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善良并非是聰明而是傻氣,你過分的善良只會無形之中坑害你。
很喜歡一句話,成年人就應該給善良加一些鋒芒,
一個人必須要有做人的底線,才能讓對方后退,否則無法保護自己,這在職場中社交中都同樣適用。
對方不是發起者,只是參與者
在飯桌禮儀上有許多不成文的規定,其中有一條即便是如若是被邀請者,不應該帶其他人,
多一個人即便多增加一份開銷,就算請客者并不差,這些錢可根本不愿意花,在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的人身上。
客人出于禮貌的邀請,沒想到被邀請者毫不客氣,這只能夠騎虎難下,被迫的帶上你,
可來到飯桌之后發現觸目可及的全是陌生的面孔,當所有人向你投來好奇的眼光時,心中是否會覺得有些尷尬。
此時的感覺如坐針氈,詢問一番之后才知道原來請客者并非是你的朋友,
可已經來到現場,如果選擇中途離開,確實是一種不給面子的做法。
但是這一頓飯你是否會覺得味同嚼蠟,就是因為你的不請自來,擾亂其他人吃飯的興致,
因為這一位不速之客,讓所有的人心中無法接受。
沒有邀請你,說明這場飯局和你無關
雖然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人各自忙碌,沒有過多的時間相聚,
可如果真的想要邀請你,不管是打電話還是發微信,都可以和你取得聯系。
一段真正的感情不可能會因為彼此無法見面而變得疏遠,
只要對方心中真的有你,必然會把你當成朋友,無論你身在何方,對方總能夠找到你。
所以如果是街邊碰巧遇到的邀請,建議不要去自己,無非只是陪襯,要么就是去湊人數,人多顯得氣派。這種性質的飯局,當你前去之后會發現無話可說。
因為你并非是這個社交圈的人,對方所討論的話題和你毫不相關,聽得云里霧里,唯一能做的只是這樣尷尬表現出虛偽的一面,
可你心中是否覺得有些難受呢,都說紅花需要綠葉的襯托,可是誰也不希望成為尷尬的綠葉吧。
可能給自己心里添堵
所以無法限制自己朋友圈的社交,在很久之前,或許你的朋友圈已經非常的廣泛,在這中間會有著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在人與人相處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利益沖突。
或許因為前面沒有選擇鬧僵,
可雙方之間感情已經不復存在,早已斷絕彼此的來往。雖然在一個城市,但是卻從來沒有遇見過,心中早已擁有一道跨不過去的坎,不過這道坎伴隨著時間卻沒有辦法釋懷。
可你和對方有矛盾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和他有矛盾,這場飯局很可能他會參加,而對方臨時邀約你說明并沒有打算邀請,
只不過是客套,如果你不假思索直接選擇赴約,會讓原本開心的事情變得倒胃口。
對于不善社交的人而言,
與人際交往確實比較頭痛,你的任意一個行為都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比如誰說錯一句話,別人會認為你做事不圓滑,沒有情商,這種誤解你根本就無法消除。
所以在進入到社會之后還是應該注重于言行舉止,
有些沒有必要的社交,能拒絕選擇拒絕,沒有必要摻雜于其中。
之前曾經聽說過,
做人就需要半小人,半君子,這就體現出儒家做人的道理,展現出中庸之道,如若過于的善良就顯得圣母,別人不可能會領情。
面對君子需要以君子之風來對待,面對小人就應該以小人之心打交道。
如果在社交場合能夠懂得對號入座,相信人生之路會更為順暢,可以有效避免繞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