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圖考滬城】上海找不到的“河北路”究竟在哪里?

上海開埠前的吳淞江(蘇州河)沿岸一帶

在近代上海開埠前,上海老縣城(今中華路、人民路所圍成的環形地域內)以北是一片河道縱橫的平疇曠野,阡陌相間,但是能供行人而又能走車馬的通道卻并不多。英租界開辟以后,外國僑民首先就設立了一個叫做“道路碼頭委員會”的機構,在租界范圍內開辟道路,建造碼頭,那么隨之而來的各式各樣的新的路名就出現了。

1855年《英租界土地規劃圖》

剛開始,外國人對道路的取名是很隨意的。沿路有個花園,就稱為“花園弄”;有座教堂,即稱作“教堂街”;領事館在此,就稱呼為“領事館路”;路端有一座橋,索性叫“橋街”;是個分界線,便稱為“界路”;瀕河的馬路,喚作“灘路”,“蘇州河灘路”“洋涇浜灘路”如此種種都來了。這么看來,英租界的路名是十分雜亂無章的。

1866年《上海英租界平面圖》

隨著租界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多,到了19世紀60年代初,也就是英租界設立20年左右的時候,包括前面說的花園弄(大馬路)在內,英租界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道路系統。為了稱呼、記憶、使用上的方便,還有顯得整齊劃一,從1862年開始,英租界的路名開始趨向于使用上海以外,中國其他省份的省名和城市名稱來加以命名。這中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過度后,到了1865年,租界(當時英、美租界已經于1863年合并為英美租界,后又改為公共租界)當局通過了一個議案,決定在老的英租界范圍內實行如下的道路命名“法則”:

1866年工部局年報-英租界路名更名表(選自《上海地名小志》)

1、南北方向道路:以中國的省份名稱來命名;

2、東西方向道路:以中國的主要城市名稱來命名。

基于這個“法則”,直到今天,我們仍舊能在地圖中看到這一區域,即老黃浦區東部范圍的道路名稱如此得有規律。

1917年《實測上海城市租界分圖·上海英租界分圖》

東起外灘中山東一路,向西的南北向道路依次有:四川中路、江西中路、河南中路、山東中路、山西南路、福建中路、湖北路、浙江中路、廣西北路、云南中路、西藏中路……這些都是南北向的道路。

北起蘇州河,向南的東西向道路依次有:香港路、北京東路、寧波路、天津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這些都是東西向道路。

《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清時期全圖(一)

照這樣來看,只要去這一區域內的這些馬路上逛一逛,是不是如同在學習最基礎的中國地理呢,各主要省份、城市一下子都在你們的腳下了,用腳步丈量地球原來如此得容易呢。

1884年《上海縣城廂租界全圖》局部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了,從剛才的圖表和地圖中都不難發現一些問題。即便是租界當局確定了“法則”,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個別的道路名稱并沒有完全按照這個“套路”來執行。

根據上面的“法則”,南北向的道路都應該是中國的省名,從地圖上讀一讀這些排列得整整齊齊的路名,四川、江西、山東、山西、福建、廣西、西藏、云南、浙江、湖北、河南……貌似找不到河北?

1904年《上海圖》局部

1947年《上海市分區里弄詳圖·第三圖》

但是所長要告訴你們,上海還真有“河北路”。來看看這幾張不同時期的上海地圖,上面清楚地標明了,在福建(中)路的東側,有一條并行的、比較窄的南北向道路,叫做“直隸路”。熟悉一點中國古代史的同學可能已經看出來了,“直隸”不就是后來的“河北”嗎?完全正確!

《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直隸省

“河北路”就這樣被我們找到了,但是路名上的疑問還沒有解決呢。我們拿來今天的上海地圖,去同一個位置上對應一下,但是很遺憾的是怎么都找不到“直隸路”或者“河北路”的蹤跡,卻發現有一條叫“石潭弄”的小路,或者稱其為小街巷更加恰當一些吧。這條路倒是完全順著直隸路當年的走向來的。那么,誰又能看出這“直隸”和“石潭”之間的關系呢?

不同年份地圖中的“直隸路”

這里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吧。最新研究發現(當然是所長自己研究的),這個“石潭”并不是和什么石頭之類的東西有關,其實用標準上海話一念就知道了:

石潭 shekdhe

直隸 shekdik

所長滬語朗讀:石潭+直隸 來自上海老底子 00:04

今日石潭弄街景

二者諧音,隨著直隸省改河北省,久而久之,知道“直隸”是什么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被近音的“石潭”取代可能也是勢所必然。

附錄

石潭弄資料匯編



石潭弄周邊圖(《黃浦區地名志》北京東路街道圖局部)


石潭弄(Shitan Long) 在黃浦區西北部。南起九江路,北至南蘇州路。長549米,寬2.3~7.3米,車行道寬1.7~5.0米。清同治五年(1866年)筑,以當時直隸省(今河北省)名命名直隸弄。民國32年(1943年)改名直隸路。1964年以廣東石潭改今名。1949年前南段因靠近虹廟,俗稱虹廟弄。沿路為住宅。


來源:“上海門牌研究所”微信公眾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上海散步(組圖)五十
上海永不拓寬的道路(11)Y
老照片:遠去的城市記憶,三十五年前的上海
【話說上海】集齊一到十 | 上海人應該知道的數字地名(上)
黃浦區最嗲的一條路!上海寧150年都逛不夠!10元刷到飽癱!
老照片:上海1983年,曾經的天目東路老北站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石市| 遂川县| 南雄市| 渭南市| 铁力市| 夏河县| 枞阳县| 蓬安县| 靖远县| 绿春县| 行唐县| 水城县| 东乡县| 新田县| 鲁甸县| 上林县| 习水县| 新泰市| 双江| 深圳市| 阿拉善右旗| 淄博市| 邵东县| 维西| 揭阳市| 台江县| 扎兰屯市| 修武县| 丰都县| 长丰县| 保山市| 永顺县| 甘洛县| 托里县| 乌拉特后旗| 民和| 太谷县| 射阳县| 广东省| 虎林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