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匠心 止于至善
“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這幾句話出自中國古代第一本教育專著《學記》。回顧自己的學生時代,正如話語所說,也正是因為小學班主任的“德高”和“身正”深深地影響了我,我成了老師的“鐵粉”,我發自內心“奉其教,效其行”。我喜歡老師的授課,她那抑揚頓挫的語言,她那旁征博引的講述,把我多少次帶到了美妙的語文世界。我喜歡老師的課堂,所以也愛上了語文。我認真傾聽老師講的每一堂課,我相信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道理。老師淵博的知識讓我心生敬意,老師布置的每一項學習任務我都能很愉快地去完成。“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小學遇到這么一位好老師,她就是榜樣,就是航標,指引我向前奔跑,為之努力奮斗,我從小立志要當一個像我老師那樣優秀的好老師。
在這兩次師德師風專題培訓中,麻小娟、禹優香、謝光華、申宏璞、寧園五位教師的光輝事跡都折射出“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的道理。
麻小娟老師用故事點亮孩子的心燈,用故事撫慰孩子的憂傷,用故事激勵孩子們向上。她從故事中吸取能量,她從身邊榜樣的事跡中獲得力量,她自己也就變成了能量、力量,變成了照亮孩子的那束光。正因為麻小娟老師“多才多藝、活學活用”,她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她講故事切合時宜,她講的故事能治心病,所以孩子們才親她、尊她、敬她。在這富有“磁性”的能量聚場,孩子們便會信其道、奉其教、效其行,孩子們也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了。麻老師講的故事雖小,如芝麻點點,回味幽香,似涓涓細流,滋潤孩子們的心田。
一句“禹老師,高三遇上您,好幸運!”便道出了孩子們發自內心地對禹優香老師的愛戴。禹優香老師數十年堅守高三講臺,“漂亮媳婦熬成婆”,她把青春和熱血全奉獻給了所熱愛的教育事業。心里時刻裝的是學生,學生才會對她愛得深沉。也正如邵東市第一屆青年教師演講賽姚老師的深情講述:“十年前,我有幸遇到了一位美麗端莊的老師——禹優香老師。每次聽她上課,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她的聲音若百靈鳥般婉轉動聽,她的板書如工筆畫般灑脫秀麗,她的課堂像春風細雨般滋潤心田。調皮的我們啊,總喜歡,在私下模仿她的舉手投足。從那時起,我便在心里播下了一顆名叫'夢想’的種子——成為一名像她一樣靜美而又絢麗的老師,今天,我想對禹老師說: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也許我不是您最優秀的學生,但我一定是您最努力的學生之一,我希望活成您那么努力、那么陽光的樣子!”這又是另一位她曾經教過的學生,現在海南大學任教,渥太華大學博士歸來的高才生對禹優香老師深情的告白。這不就是“親師信道、尊師奉教、敬師效行”的具體體現嗎?禹老師正因為優秀,所以“香名”遠播。
謝光華老師曾畢業于邵東三中,這里是他夢想起飛的地方,優秀的教育師資、純樸的文化底蘊讓他學成后反哺母校,扎根邵東三中二十年。他是高中物理的領航人,他是邵東三中“求真、揚善、尚美”理念的踐行者。雖然邵東三中受城鎮化生源外流的影響,生源質量不如從前,他這幾十年是見證了三中的“陰晴圓缺”,但他初心不改,不為名利所左右,春風化雨,育人不倦。謝老師這是親學校的名望,尊前輩的師德,敬農村省重點高中教師的本色,他以“師者本色”傳道、授業、解惑,他是有高尚情操的教師代表。日月更替,師者光華依舊,學生心存感激。
在人們的心中,申宏璞老師是邵東初中教育界的數學名師。聽了她的講述,我更看好的是她的管班經驗,她是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教好某一門學科,只能傳授某一方面的知識。當好班主任,才能洗滌學生的靈魂,才能喚醒學生的潛力,才能激發學生的斗志。當一名好老師難,當一名在邵東教育界、社會有影響力的好老師更難。申宏璞老師以自己羸弱的身軀,頂住了多方面的壓力,她把班級管理變成了管班藝術,我真覺得她是邵東的“魏書生”。“公生明,廉生威”,排座位不偏不倚,讓學生信服老師的公平。“率先垂范,以身示教”,帶領學生晨練,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辛苦的是自己,強健的是學生的體魄。久而久之,學生無不發自內心里感激老師。申宏璞老師心懷學生,付出母親般宏大的愛,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她的品德圣潔如玉,讓太陽下的事業熠熠生輝。
寧園老師扎根邵東最偏遠的鄉鎮教育近十年。堡面前鄉的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觸動了她的神經,看著一批批老師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離開這偏遠的鄉鎮,她更堅定了要留下來當“孩子王”的決心。在那里,她既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學校的管家婆;她既要教學生知識,還要不懼山路崎嶇走村串戶家訪,了解孩子們的家境,向家長傳達教育思想。為了家境貧寒的孩子,她會組織募捐,自己帶頭捐款;為了疫情防控,她獨守校園數十天,忙得暈頭轉向,方便面成了數十天的“主糧”。一個年輕的女老師硬是活成了一個女漢子。“我雖然工作在大山深處,但我愿為大山的孩子做人梯,讓他們看到更遠處更美麗的風景。”寧園如是說。寧園老師,寧愿扎根偏遠山村,也要圓了孩子們走出農村家園的夢。
身邊的五位好教師,只是邵東教育界優秀教師的代表。他們的事跡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影響著學生的終身發展,用自己的淵博知識在叩開學生知識的大門,用自己的教育情懷在賡續著邵東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要真正做到讓學生親自己、尊自己、敬自己,那是何嘗的不易。
首先,我認為應該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待教育,多替學生著想,教師的教育格局和心境影響著學生的終身發展。學生意志消沉時,要幫助學生開悟,找學生談心,以“幫助者”的姿態與學生交朋友,讓他感到前途光明;學生進步時,既要鼓勵學生,讓他更自信,也要及時給他免疫“戒驕戒躁”強心針,防止“得意忘形”、驕傲自滿;學生犯錯誤退步時,要找準根源,“對癥下藥”,既要換位思考理解學生,又要語重心長地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幫助學生審視自我,對老師的教育心悅誠服。在學生心中,這個老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勝似親人,他才會與老師親近,從思想上認同這位老師。
其次,教師的學識一定要淵博,不能單純停留在自己任教學科上,還要關注時事動態,盡可能讓自己的知識庫更豐富,讓教學與國運所系。教師要呈現優質、高效的課堂,需要多學科深度融合,旁征博引,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生動的教學語言、投入的沉浸式教學,讓學生打心眼里佩服你。我平時授課就會根據內容考慮不同的課堂呈現,課件盡量做到精美、精簡,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我也會通過圖像、聲音、視頻有機結合,聲情并茂地講述;我會把課堂當成舞臺,老師就是演員,我會非常投入地“表演”,讓孩子們把課堂當成聽相聲、小品,看情景劇,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愉快地接受了知識;我也會認真編排每一場“戲”,我就是導演,讓每個孩子成為課堂的主角,讓他們參與教學實踐,讓他們在老師教學思維的啟迪下增長知識。這樣,孩子們就會愛上課堂,愛上知識;孩子們就會認真聽課,自覺維護課堂的紀律。
再次,教師上課一定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我們要結合新課標,告訴學生學什么,怎么學,這樣學生才有了明確的方向。我每上一堂課,都會特別注重課堂的導入。我要告訴他們,這個知識學來有什么用。讓學生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就會更高效,他也能切實感受到老師的課堂不是在忽悠自己,老師是在為自己的前程鋪路搭橋,他才會敬重老師。
教師是一門職業,我們要當成一份事業。每位教師都應當有良好的師德,教育環境更需要有良好的師風。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未來,淡泊自身的名利,追求精神的富足,等到那一天,全邵東的學生都能“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我們的教育就一定是得民心、喜人心的教育,孩子們的未來就一定不是夢,而是萬紫千紅的春天。
談起師德師風,我定然虔誠遵守,賡續優良傳統。師者匠心,止于至善——這是自己秉持的師德標準。當一名好老師,就應當練就精湛的教書手藝,用盡畢生心血在教育路上追求極致。作為一名好老師,就應當帶著這顆“匠心”,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學生未來的幸福才是自己的真幸福,以博愛之心投入教育事業,擇一事,愛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作者:城區一小 王俊林)
責任編輯:王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