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四促”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 |
為進一步鞏固全國法治創建活動先進縣工作成果,扎實推進法治泗陽創建工作,近年來,泗陽縣以四個突出、四個促進為著力點,大力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目前,全縣農村和諧穩定,矛盾糾紛發案總量逐年減少,信訪案件發生率穩步下降。
一、突出“政務村務”公開,促進陽光政務。一是狠抓兩務公開。圍繞省市關于實施鄉鎮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工作要求,率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實施意見》,出臺了《泗陽縣鄉鎮政務、村務公開考評辦法》,明確了具體考評內容、方法和工作要求,定期組織開展工作檢查和工作考評,將考評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總分。二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在政府門戶網站“網上泗陽”開辟網絡問政專欄,設立黨務政務公開、重大決策問政、網上審批(辦事)、信訪投訴受理、權威信息發布、微博互動、手機短信互動7個版塊,及時公布政情、資訊、重點民生工程等熱點信息和重點部門單位的目標任務、權力運行流程。圍繞“四民主、兩公開",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把“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以制度的形式確立固定下來,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三是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結合基層換屆、法律六進、法律村村行等活動,及時普及群眾法律常識,切實保障和落實村民的選舉權、知情權、管理權、參與權、監督權。
二、突出村規民約制定,促進群眾自我管理。一是積極推進村(居)民主自治。民政、司法部門及時做好工作指導,逐步完善村(居)民議事會、民意聽證會、民情懇談會等制度,促進村(居)民主自治工作。二是規范制定村民自治章程。鼓勵村居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并由全體村民會議審議通過后執行。各村(居)廣開言路,決策上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使村規民約制定和民主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三是重視工作運行機制。在農村重大事項決策方面,按照重大事項先由村“兩委會”提出,黨員和村民小組長會議討論,經到會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組成人員審議通過才有效的程序進行。
三、突出“雙創雙評”,促進基層民主法治載體建設。狠抓法治鄉鎮和基層民主法治村居(社區)創建,廣泛開展“民主法治示范鄉鎮”、“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社區)”創建活動。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每年將法治鄉鎮和基層民主法治村居(社區)創建工作列入法治泗陽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縣直部門和鄉鎮掛鉤共建制度,確保每年建成任務。二是強化督查考核。在組織基層開展民主法治村(居)創建工作中,始終堅持標準,嚴格各項考核,縣民政、司法會同縣委縣政府督查室、依法治縣辦多次開展工作督查,近年來先后組織考核督查30余次,下發通報12期,有力的促進面上工作開展。三是強化經費投入。每年縣鄉用于創建經費達1000萬元以上,縣財政還撥出專款用于工作獎勵。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縣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229個,市級189各,省級50個,裴圩鎮和平村被評為“國家級民主示范村”;16個鄉鎮街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法治建設先進鄉鎮。
四、突出廉政建設,促進基層干部勤政廉政。一是著力開展干部勤廉教育。常態化宣傳《廉政準則》、市委“六條禁令”和縣委五個一律等紀律規定,開設村支部勤廉大課堂,首次召開村居支部書記廉政教育現場會,查處的每一起案例通報全縣用身邊案警示身邊人。二是深化“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年”活動。二是實施專項審計。眾興、李口、張家圩等鄉鎮自今年7月初,抽調紀檢、組織、農經、財政等部門工作人員,分成四組對所轄村(居)的財務進行專項審計,審計中做到審計查賬與查走訪群眾、與核查實物、與核實債務、與處理問題、與建賬建制“五結合”,堅持“群眾說了算”,以“審”促“廉”。三是率先在全市實施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每年抽調財政審計等部門對村居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截至目前,共對241個村796名村干部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評出“廉政廉潔”好村官82名,27名存在經濟問題的村干部受到黨政紀處分,挽回經濟損失82.4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四突四促”活動,近幾年,全縣農村因民主決策管理和村干部違規違法行為上訪的案件明顯減少,基層社會自我管理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基礎民主法治建設日臻完善,有效拉近了黨委政府和群眾的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