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近年來一直是社會上熱議的話題,自從2017年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以來,我們一直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管是村鎮合并、大學生當村干部以及鼓勵外出農民工、高等院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其最終目的都是想振興廣大農村,讓咱們5億農民過上更好更富裕的生活。
但是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們也有不少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筆者整理了下,以下這6大問題尤為嚴重,迫在眉睫,僅代表個人觀點,大家僅當參考。其一,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對于筆者90后而言,正值壯年,但是父輩基本上都60以上了。特別是在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太多了。20年前,父輩這批人也是正值壯年,因此那時候在農村基本家家戶戶都種田,從來沒有出現基本農田撂荒的情況,但是20年過去了,以前這批60、70后或漸漸老去,從事農活的高體力勞動基本干不動了。而想要鄉村振興就必須要大量的勞動力回流才行。
第二,農村“空心化”,近年來“空心化”成為一個高頻詞,經常被一些專家引用。農村“空心化”具體是指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外流,造成農村人口結構性失調。而想要解決這一個問題,農村勞動力回流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就要政府出面提高三農產業扶持力度,鼓勵農村青年搞三農創業等等。讓廣大農村青年,在家門口也有工作找,只要有了工作誰又愿意去外面打工呢?
第三,青年光棍化。這一點生活在農村的小伙伴應該深有體會,現在娶媳婦的成本太高了。就筆者所知道的岳陽,某些地方相親娶媳婦,都形成了某些硬性條件,例如必須要“一動不動”。大概意思必須要房子車子,這還不算彩禮錢,仔細一算,哪怕是買房子只付首付,沒有五六十萬都下不來。總之一般的家庭有人有人結婚不僅掏空了新郎的錢包,家里父母親的錢包也是必定被掏空的。因此在某些地方30、40歲的男青年大把大把的。
第四,耕地撂荒化。這一點筆者身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深有體會,在筆者的老家撂荒的土地太多了。在20年前都是優質的農田,但是多年沒有人看護,現在這些耕地基本都是雜草叢生,以前還有人承包,現在農村基本都是老人,自然而然耕地都撂荒了。
第五,農村大量房屋閑置化。生活在農村的小伙伴應該深有體會,現在農村到處都是閑置校舍、廠房、廢棄地以及老舊房屋。而這些閑置的房屋如果不去解決的話,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對新農村的建設也是有很大的阻礙的。
不過好消息來了,根據去年1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宅基地暫行管理辦法》中提出,鼓勵村集體或者村民通過出租或者入市等手段來盤活閑置房屋,例如開展農村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餐飲民宿、農家樂等農村特色旅游服務業等等。不僅有利于整和資源,而且還能提高村民的收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第六,農村建設無序化。在以前農村建房子是自由的,沒有哪里不能建一說,因此農村一般很難規模化,都是東一戶,西一戶,很分散,不易管理。還導致大量的土地資源和交通資源浪費,教育更是很難集中。因此現在在農村申請宅基地建新房,都是需要看是否符合鄉鎮規劃才可以申請宅基地的。
好了,文章寫到這里就結束了。大家對2023年,鄉村振興,必須要解決的6大問題,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或者還有什么要補償的。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討論。